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征程:竞争力并非恒久拥有 --无锡跻身中国十大活力城市的冷静思考(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09:05 无锡日报

  现在是一个城市竞争的时代,不要把成绩、荣誉变成包袱,成为我们发展过程中的负担。

  这只是一次评选。评选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评选看到这些城市的潜力,认识到它们所面临的问题,重在宣传入围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城市与区域经济专家们同样语出冷静。

  城市的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成长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十大活力城市永远具有领先的经济活力。

  就像体育竞技一样,名将出场沾光不少,印象分十分重要。无缘活力城市,宁波媒体最为愤愤不平,他们的报道认为,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跑者入围,是因为“温州模式”给人印象太深的缘故,其实“温州和宁波根本就是两个级别的。衡量个私经济发展水平的15项指标,宁波有12项超过了温州。宁波的经济活力早已经得到了承认。”姑且不论其中的酸意,请看另一个生动的例子:2004年6月,中国轻工联合会等将“中国瓷都”颁给了潮州市。沉醉在历史荣光中的景德镇被激怒了,组成志愿律师团状告轻工联合会对其名誉权的侵犯:“瓷都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评出来的。”但在数据面前,景德镇有点气馁,他们的陶瓷销售额10亿元,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陶瓷企业才2400家;广东潮州陶瓷销售达116.8亿元,出口6.43亿美元,企业上万家。

  印象分重要,但实力才是硬道理。我们冷静地看待央视给无锡的颁奖词:这座拥有千年文明、百年繁华的城市,诞生过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

  从“苏南模式”到“外资高地”,这座城市始终在用行动表达:这里不仅“盛产”风景、“盛产”院士,也盛产创造财富的奇迹。重温美妙的评价,撇开陶醉,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不少词句都是在赞许无锡二十年前的荣耀,眼前的成绩只提到了“外资高地”和“盛产创造财富的奇迹”,成就可以传承,但现实的竞争力更需要持久的打造。

  低调、不喜张扬、“闷声发大财”,是无锡人的风格和优点。但是,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因为现在是“眼球经济”。无锡的发展有目共睹,城市的每一项荣誉都牵动着无锡人的心。我们固然要正视林林总总的竞争力评比:入选福布斯年度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我们可以高兴;跻身中国十大活力城市,我们不但要珍视这张名片,而且要借题发挥加以传播。但是,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尽管近年来对无锡美誉度的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城市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

  阿里巴巴CEO在北京谈论着杭州———这个懂得将安宁幸福的感受转化为活力和财富的城市,无锡尚没有受到刺激。但最近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名单公布了,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杭州、福厦沿海地区、深圳、珠三角九个城市和地区入选,拥有众多IC制造企业,意欲打造中国IC第一高地的无锡落榜了。也许当20亿美元芯片项目建成,我们就有资格跻身下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了,但如今宣传不到位也是致命弱点。

  颁奖盛典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盛赞东莞市城乡统筹搞得好,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比例为2.1:1牞他评价这是个最协调的比例。

  但事实上,江苏是全国各省区市中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而2003年无锡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9元,两者之比是1.84:1,今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大约缩小为1.4:1。江苏在全国做得最好,无锡在江苏又是第一,这些连宏观数据倒背如流的邱晓华都不清楚,看来无锡在城市包装上不能过于低调啊。

  不必一项项指标去追究某个城市不如我们,还是要看看人家强的地方,正视差距,是强者风范。

  即便是落选的城市,也有比我们优秀的地方。只有用这种平和的心态,我们才能冷静和客观地找到存在的差距,直面城市活力的软肋。

  我们可以借鉴苏州在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方面做出的探索:世遗会成为这座城市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我们羡慕青岛这个随时就能感受到品牌力量的城市;深圳只用25年青春就已经成为时间和效率的化身。应对未来,要保持持续的活力,我们该在经济结构、文化建设、城市环境等方面,向先进城市学习,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地方。

  城市影响力有多重要,只说一点。

  根据“2003-2005年无锡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来衡量,到明年我市人才总量就应该达到45万人,但现有人才还不到40万人;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10年无锡计划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的人员应达到700人,这样的人才总数要增至34.5万人,目前刚迈过20万的坎。高层次人才数量更是值得关注,到“十一五”末,现有国家、部省级中青年专家以及享受政府特贴高层次人才中有90%都将退休,也就是说现有的塔尖人才只能支撑6年左右。

  新任市委书记杨卫泽初步把脉后的判断是,过去我们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是人才,现在无锡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着总量和结构的双重矛盾,曾经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无锡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受到区域内人才争夺的直接冲击,优秀人才外流速度加快。仅2003年调出的561人中,本科以上学历就有445人,其中到上海发展的有280人。目前人事关系代理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外地工作的约有3500人,其中近2500人在上海,这些人员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在外地已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流出对象。城市的影响力、成长性左右着他们的最终去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