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造节”泛滥折射官员功利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10:4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报道,今年以来,广东某市各种“节”接连不断,仅上半年就举办了“戏曲节”、“龙舟节”、“温泉节”等大大小小6个“节”。

  记者了解到,热衷“造节”并非广东某市的个别现象。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政府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对“造节”趋之若鹜。虽然我们不能对“造节”一概否之,但问题是,现在政府唱主角的“造节”有相当一部分被搞成了劳民伤财、徒有其名的“形象工程”,不
少节是可以少办甚至不办的。

  由于形式主义作怪,现在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把好经念歪,大多数地方造节缺乏文化内涵,牵强附会,已经步入纯粹为“造节”而“造节”的误区。

  据有资料可查,近年来,全国每年仅见诸报端的人造节就有上千个,级别也不一样。有省级节、市级节、县级节,甚至有的乡镇、学校、企业也办节,其中以旅游文化类节目居多。记者发现,各地为“造节”真是费尽心机,不是在历史上揽尽名人,就是随便把一个土特产、一种植物、一类动物、一处风景拿出来叫阵,以至“造节”风起云涌,呈泛滥之势。

  记者查阅最近媒体上的各种人造节,发现真是千奇百怪,什么荷花节、古城文化、小枣节、桂花节、啤酒节、西瓜节、菊花节、牡丹节及各种各样的所谓艺术节不一而足。

  为何有那么多人热衷于“造节”呢?

  一些干部群众说,“造节”泛滥,与某些领导的功利心态有关。在一些领导看来,节庆活动的举办也是一种“政绩”,可以此来提高“知名度”,在广造舆论、树立地方形象的同时,领导也能“过一把瘾”,不但电视上有影,而且报纸上有名,可谓是一箭双雕。

  举办节庆活动,有些主办部门便借机向企业摊派,进行敛财,强行要求企业赞助或购买摊位。记者了解到,对于许多“人造节”,企业实际并不想参加,但又怕得罪这些“主管部门”,于是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企业支付出一笔不菲的费用。

  有专家认为,“造节”泛滥也是一种腐败,是对政府公信资源的严重破坏,是对社会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严重侵蚀了社会风气。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造节”泛滥具体有以下三方面危害:

  ———助长了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之风。有一位曾经在某地参加“造节”的官员向记者透露,为了办出“实效”,一般主办者都会在节前下达任务,比如哪个单位要完成多少投资项目。于是,各种作假造假行为在节上成为半公开的秘密。

  ———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记者了解到,各地在节日期间,政府许多部门全力以赴,主办单位大宴宾客,还得组织当地的群众乃至学生停工停学来表演民间民族歌舞,甚至搞电视转播,极尽大张旗鼓、铺张浪费之风,引起老百姓强烈不满。

  ———为公费旅游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是“过节”,被邀请者名正言顺参加,自然要花一笔差旅费,其实是借机公费旅游,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新华社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