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古都与郑州性格模糊化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01:3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首席记者 张曦

  仿佛是一觉醒来,自己已经是大古都的居民了。

  11月初,突然传出消息:郑州的“中国第八大古都”地位正式被中国古都学会确认。郑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同时透露,该市已向设在日本京都的世界都市联盟递交了入盟申请。

  这种突然之喜,让笔者一时反刍不过味道来。受宠之余,巡街四顾,发现街还是那些街,城也还是那座城,方才心安绪平。一段时间以来,恐怕很多郑州市民都会寻思:郑州咋一下又成了大古都了呢?

  历史的遗留和馈赠不容磨灭,3600年前的古都城垣如今重又恢复记忆。应该说,郑州的“大古都”称号可谓货真价实。但一种令人忧虑的气氛随之而来:郑州加入“大古都俱乐部”之后,城市性格(包括城市定位)会如何演化?尤其是在眼下更多人为意愿占上风的情况下,郑州的“古”为城市带来的是福是祸,还有待观察。

  商城:难以割舍一字“商”

  郑州在很多外地人眼中是个年轻城市,交通枢纽,建国后成为河南省省会才有了较大发展,在此之前并无太深历史根脉。长期以来,这基本是一个印象定式。郑州夹在洛阳和开封两座古都之间的现实,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这种定位。郑州似乎也乐于接受新生代、充满朝气、繁忙交通枢纽之类的城市修饰,并未在“古”上有太多企图,只是间或借商都的“商”字儿发挥一下罢了。

  应该承认,一段时间以来,郑州的城市性格并不清晰。大郑州、全国商贸中心、国际商埠、东方芝加哥、现代化商贸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文生态城等,都曾是描述郑州城市定位的词语,尽管这些概念有些可叠加使用,但现实中的郑州又真的能拥有哪几条呢?

  进入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郑州在城市定位方面才热衷起来,并较大程度上体现出施政者的积极作为,尽管有时会流露出一些功利的色彩。

  1992年,“把郑州建成辐射中原乃至国际的贸易城”被很响亮的提出;两年后,大郑州的建设框架中有了“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撑点,亚欧大陆桥上的中心城市”等描述;随后,在中国城市集体崇洋躁动(大连要建“北方香港”,威海要建“海上花园”,哈尔滨要建“东方莫斯科”,三亚要建“南海夏威夷”……)中,郑州相中了“东方芝加哥”的名讳;再后来,“现代化的商贸城”横空出世;如今,郑东新区业已启动,郑州又和中原城市群、首位度、共生城市等概念紧密嫁接,当然,古都已经成为其最新的性格元素。

  一个城市的定位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比如说自然资源、历史根脉、交通区位等很多客观因素,但在市场精神昂扬的今天,城市定位自然更多地融入了经济诉求,体现出施政者意图。

  综观郑州多年来稍显模糊的城市标语,“商”是核心元素。即便是1998年郑州公开宣布“不再提不着边际的口号”之后依然如此。但不知郑州经济之“商”的出处是商都的“商”,还是交通便利,环境、区位宜“商”,反正这座城市已经被“商”套牢多年。

  然而,“商”给郑州带来多少实惠呢?

  几次商战倒是在全国炒得有模有样,但结果确实不敢恭维。亚细亚、郑百文几乎彻底地沦为记忆;郑州商业二次中兴也由台资背景的丹尼斯挑头;而接下来,便有了北京华联、上海世纪联华、天津家世界的抢滩,还有沃尔玛、家乐福等洋巨头的入侵。郑州本土商业企业至今没有一家能走出“省门”,输出品牌,商业根基的孱弱可见一斑。这是对商贸城多年来培育功能和孵化结果的嘲弄。

  以服装批发为主的银基商贸城算是给商贸城带来一丝亮色,不过这个号称中西部服装批发航母的龙头市场,依然扮演着“二道贩子”的角色。由于没有本土产业根基的支撑,郑州的商业只能是卖了上海(货)卖广东(货),卖完广东(货)卖浙江(货)。

  几乎是郑州狂念“商”字诀的同时,曾经红火的纺织业陷入沉寂,南阳路工业走廊走向没落,当漯河双汇已经名动天下时,我们的郑荣已经杳不可寻。倒是近年才兴起的宇通、思念等给商贸城的天空染出了另一抹云彩。

  “商”字定位下的郑州赚得了不少噱头,但它带给城市的真实处境又是什么?郑州真就“商”了吗?

  古都:“古”字诀下的两难

  加入“大古都俱乐部”,郑州确实算是一大赢家。

  曾有人传,郑州的“大古都”之路走得有些突击甚至是冒进,笔者不知申报中的操作细节,不愿亦不忍置评。但“古”字诀带给郑州的两难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郑州早年一直以“车轮上的城市”示人,大有因交通、区位立城之意,给人的印象是“历史渊源不深,血统尚属年轻”一类。近年又主打商贸旗帜,城市性格中的商贸(最起码是“主观商贸类”)味道历久留痕;另一方面,大古都的桂冠突然扣顶,其力度和分量显然不仅仅是某某遗址所能及。如何捏合这些性格元素确实考验城市施政者们的智慧,弄不好会闹出个“城市性格模糊甚至是性格分裂”的尴尬。

  可以想见,即便是作为营销城市的一种手段,郑州也会大念“古”字诀,然而对城市而言,这是个陌生领域和全新课题。

  让外界名正言顺地接受郑州大古都的身份,就是一大关。现实中的境遇也确实够难为人的:拿加入大古都的事来说,虽然事先经过了诸多铺垫,很多“古都人”依旧感觉事出突然,更不要提局外人了。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郑州之古年代久远,即便在教科书上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郑州是大古都”之说缺乏一个心理接受的传统;另外,商都旧址属埋藏、湮没类,如今郑州最老的建筑恐怕也不过百年,不像北京、西安、开封等有明显的古建筑地标。

  处理好新和古、商和古之间的关系是另一大关。今后一段时间,郑州的性格元素中更应该突出谁,恐怕将成为整个城市话题和悬念。因为它直接关乎城市未来的生活风貌、经济取舍甚至是历史人文构建。

  挖掘、传递和普及大古都的本源含义,也是城市重责。“古”的名片已经印制,就必然要恰当地分发出去,不唯于功利,不缚于政绩。对于郑州而言,大古都语境下的掩埋物和待掘物还有很多,等待着智者去护、去掘、去用。

  历史遗产需要正视,需要恰当的尊重,需要心平气和地铭记。相信郑州为了“大古都”的名讳曾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