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九成学生丢了文具不认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02:38 时代商报

  商报调查1特殊作业暴露教育问题:九成学生丢了文具不认领

  近日,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三年四班组织了一项特殊活动:学生们对自己在一周内丢失文具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周内,平均每名学生每天要丢失一样文具。但在老师讲桌上的盒子里,一些被丢弃的文具寂寞地躺着,无人认领。

  铅笔橡皮没有不丢的

  11月20日,记者采访了沈河区文化路小学三年四班的班主任张惠。她告诉记者,11月11日,她将平时学生们捡到的但一直无人认领的铅笔等文具收集了一下,发现铅笔、橡皮、格尺、胶棒、涂改液……应有尽有,而且多数都能用。

  为此,她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将自己的文具分类,并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别记下数量。11月18日,张老师要求学生们重新登记自己文具的数量,并统计两次记录结果的差额。

  结果发现:在一周内,全班42名同学,仅有5人没丢任何文具,多数学生都丢失了一两样文具。

  老师帮学生找原因

  张惠老师认为,丢三落四、缺乏珍惜物品的意识,这些都是铅笔等文具为什么被丢弃、失物盒内的文具无人认领的原因。“这一代孩子的幸福来得太容易,只要是学习上的要求,家长们都会尽力满足,这样一些孩子就会对学习用品不当回事。其实有的孩子丢文具并不是故意浪费,比如下课后,在玩闹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把铅笔、橡皮等碰落到地上。甚至有的学生知道东西丢了,但却不记得是什么样子,不敢认领。”

  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意识,张老师在班内发起了“把丢弃的‘朋友’领回身边”的活动:把无人认领的文具,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分配给学生继续使用,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意识。

  学生、家长各有各的法

  遗失文具无人认领的事几乎每个班级都会遇到,让孩子们自己拿主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文化路小学三年四班的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会如实告诉家长,然后用自己的零花钱再买一个。”“借给别人的东西要想着要回来,铅笔只带两三根就够了,下课后及时放到文具盒里。”孩子们的想法虽然单纯,但也不无道理。

  战士没有枪,打不成仗;学生没有文具,没法进行学习。三年四班的学生家长也想出了一些办法。文具丢失后,家长只负担一半的费用,剩余费用由孩子拿出一部分零花钱来负担。如果一学期结束后,一件文具也没丢,家长还会相应地给予奖励。

  时代商报记者杨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