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别变成“怠”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05:4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何芳(四川市民) 开学两个多月了,在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4所部属高校的助学贷款却至今还未全部到位,而广东省属高校助学贷款受理,银行的
我国向来是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闻名于世界的。人口众多,可以说既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同时却又是一种负担。审时度势,才有了“计划生育”。可面临今天有关办理助学贷款“公章”众多的现象,是不是也需要“计划”一下呢? 国家实行助学贷款政策就是为了不让一位贫困生不能因为家里的经济困难而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可办理这样一笔助学贷款,却由于填写的表格太多,经办的人手太多,加盖的公章太多,所以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太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在一些人的过分“注重”下复杂起来。仅就确认一个贫困生就需要大量书面材料,之后还要经过诸如个人申请、班级讨论、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公示三天、处理投诉、学生处汇总审核、网上公示、学校资助委员会确认、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签字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另外还听说为了确保贷款学生申请资料的准确性,学校把所有经办环节都以“公章”的形式予以确认。于是,最多的时候办好一笔助学贷款就需要盖上70多个“章”,这些章包括学生所在地基层部门公章、学生所在院系的公章、学校学生处公章、学校公章、银行公章,学校银行账号章以及所有经办人的姓名签章等。 办理一笔助学贷款就有如此之多的复杂程序,看一看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谁能保证太多的贫困生不是因为贷款变“怠”款而望“章”却步的。助学贷款让贫困生看到了希望的同时,又让他们不得不饱尝公章满纸“飞”之苦。 不要让留“名”留“章”的思维模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关部门应该本着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让助学贷款能真正成为每个贫困生的“绿色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