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女贪官告媒体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2:34 京华时报

  作者: 来源:新 闻 女贪官诉中青报侵权案开庭

  认为《中国青年报》在报道中使用“刘涌姘头”说法侵犯自己名誉权,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焦玫瑰在狱中状告《中国青年报》,要求其登报致歉并赔偿20万元精神损失费。11月17日,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焦玫瑰的两个代理律师称,“姘头”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用词构成侮辱。中青报的律师认为,“姘头”的说法并非中青报首用,早在2001年3月就有媒体这么称呼,后被多家媒体使用。此外,该文作者并非中青报记者,中青报只承担编辑审查不严责任。对焦玫瑰的评价也是因其犯罪行为导致,不应完全由报道承担。中青报表示,愿意登报致歉,但赔款的要求无法满足。(详见本报11月18日A11版)观点焦玫瑰的名誉权如何保护

  以名誉权受侵害向有关媒体上诉,当然也是曾经的“贪官”们的合法权利。但焦玫瑰作为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原法院副院长,属于社会公众人物,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理应接受更加严厉的社会监督。因此,媒体在对公权的腐败问题进行解剖的同时,是完全有权利对其私生活进行质疑的。

  当然,在舆论监督中,用“姘头”一词,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名誉权构成侵害。但是,从主观恶意程度上来看,《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并非是直接针对焦玫瑰的恶意抨击,而是针对刘涌本人的描述,注意报刊陈述的语言:刘涌的“保护伞”最直接的是3个人:“……市中级法院副院长焦玫瑰则是他的‘姘头’”。这种描述,属于顺带提及焦玫瑰的问题,对其直接主观恶意程度究竟有多大是十分值得商榷的。

  其实,虽然“姘头”的说法会对焦玫瑰和其家庭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但媒体的“姘头”一说是由于腐败案件的牵连而引起的公众联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属于主观恶意。因此,即使媒体报道的观点是错误的,法院也应出于维护公众监督权利的目标,而不应有重罚的行为,比如可以要求相关报刊通过一定渠道恢复焦玫瑰名誉,而不应动辄处以20万元人民币的罚金。2002年对范志毅状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侵犯名誉权(说他涉嫌赌球)一案,上海有关法院最后判决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其引用的概念正是因为范志毅是公众人物,有义务承受公众质疑。

  目前,国家公务人员及公众人物投诉有关媒体的事件不断增多。在这一问题上,法学家贺卫方曾认为,应该对他们能够提起名誉诉讼权的资格加以严格地限制。因为公务员握有相当的公共权力,行使权力的过程和方式是否合法,乃至日常言谈举止是否妥当,对于社稷安全、公民权利的保障至为重要,应该受到传媒严厉的监督。

  笔者也认为,一个社会文明不断前进的标志,就应该是公民权利空间不断扩大,而官员私人空间不断缩小的过程。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1月20日文/童铁丁争鸣 要求公正前须显示我们的正义

  这是一场延续了若干时日的官司,而服刑人员能奋起维权,无疑是权利意识的觉醒,是法治观念的深入,作为有一定学识的前官员当然是得风气之先。

  对于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正义感强烈的民众和舆论自然是恨之入骨,极欲鞭之挞之,但是在批评的同时,很容易滑向泛道德的非理性的感情冲动(其实最近沸沸扬扬的陆德明事件也有所体现)。我国道德批判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模糊、多元的道德规则之下,对最终正义的追究并无裨益,并且极其容易走向正义的反面。道德的指责往往是无法辩驳的,所以有所谓跳到黄河洗不清之说。黄仁宇先生曾经说:“今日我们企图放宽历史的眼界,更应避免随便作道德的评议。因为道德是真理最后的环节,人间最高的权威,一经提出,就再无商讨斟酌之余地,故事只好就此结束。”

  避免道德指责成为“杀人”的利器,因此需要厘清道德和法律的分野,将道德的归于灵魂,将法律的归于法庭。在舆论监督环境并不成熟的条件下,对公众人物的监督没有成为习惯前,理性的正义追究更加重要了。

  不仅仅是此案件中的情况,对于所有的人都一样,有贤哲说过:“在要求公正之前,必须显示我们的仁慈。”笔者稍改一下,在要求公正以前,必须显示我们的正义,在追究腐败分子前,恪守我们的理性。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1月20日文/成准强辨析 警惕公众名义下的伤害

  自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引入中国司法以来,涉及人格、名誉、隐私保护的权利之讼日盛,体现了社会和法治的进步。

  “姘头”是一个什么样的字眼,通常情况下它会招致唾弃、蔑视还是尊重、敬仰,应当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公众人物无隐私之说”的确成立。但是,法院的所谓偏向,并非基于什么“公众人物比普通人获取了更多收益,理当做出一定的让步”,而是因为媒体的对于公众人物的舆论监督具有巨大的社会公益性。在一些国家,法律容许媒体出于公心引证消息来源做出有据的推测,提出某些合理怀疑,也允许媒体不去终极追溯新闻中的每一个事实细节。在慕马案中贪赃枉法的法官,也可算“名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如此“名人”就无个人名誉可言。因此,对其展开的正常舆论监督,与毫无依据的臆测和带有明显人身侮辱意味的攻击性言论,有着明显的差别。至于这差别到底有多大、是否构成侵权,需要法官的判断。

  关于“贪官遭到名誉侵权”的争论,仍在继续。我担忧的是有些评论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只要监督贪官的大方向对头,是为了公众利益,出现一点践踏个人权利的小差错,就不算一回事情。我担心,如果听任这样的观念在社会意识中占据主流地位,是无助于建设现代法治秩序的。摘编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1月19日文/联响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