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食品市场短期内问题频发拷问监管体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01:39 现代金报 | ||||||||
核心提示 往年这个时候,杭州市萧山姚家畈村会很热闹,机声隆隆,车来车往。但如今,随着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萧山“毒松子”的报道,姚家畈村开始沉寂。 从去年11月份金华“毒火腿”事件开始,浙江问题食品被频频曝光,苍南“乡巴佬”
原因·经济 规模小+恶性竞争 食品工业化程度较低 从去年11月的金华“毒火腿”到这次的萧山“毒松子”,浙江食品市场短时间内事件频发。 作为全省食品安全问题的协调部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副处长吕伟刚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的食品工业化程度相对还比较低。据介绍,全省有39万多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但70%以上都是3—5人的小规模、小作坊式袖珍型企业。吕伟刚认为,如果食品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自身就会注重质量控制,也就不会出现相对集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块状经济导致恶性竞争 中国民主建国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浙江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徐剑锋教授认为,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浙江块状经济中的过度竞争。浙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块状经济,表现在一个地方往往会集中很多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一些企业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在价格上想办法。价格要低,怎么办?“只能搞假”。 浙江省政府顾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认为,企业之间产品基本没有差异,通常只能使用价格竞争策略,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出局。他认为,企业必须注意市场的细分,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技术。 原因·执法 有法执行不力+法律不够完善 针对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今年5月中旬,省政府决定实施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9月份,省人大已组织省人大代表对省食品药品监督系统是否依法行政、是否严格执法进行评议,11月初,省委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之一。然而,执法不力、措施贯彻不到位以及法律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存在。 部门检测为啥年年合格?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一个令人意外的情况——当地卫生部门每年都会对姚家畈村的炒货进行抽查,但却次次合格。天王炒货厂姚老板也说,他加工瓜子、松子等炒货已经8年了,当地卫生部门每年都会到他厂里检查2-3次,但从来没有被检出过卫生不达标。他还向记者出具了检测结果单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正本。 为何这么长时间内,相关部门均没能制止加工中使用片碱、焦亚硫酸钠、滑石粉的情况?仅靠发现一次,就“拉网式”大检查能解决问题吗? 食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 在昨天的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在被曝光的“毒食品”后面,不否认存在地方政府不注重监管、没负起责任、只追求经济发展的因素。 省政府今年5月规定:一个地方发生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给当地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将根据情节依法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那么,现在乃至将来,被曝光的“毒食品”究竟怎样追究责任? 怎样让造假者倾家荡产? 对“毒食品”多发问题,吕伟刚副处长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解释。他认为,我们现在的违法成本太低了。老百姓发现问题食品,途径就是举报,然后等相关部门查,给厂家行政处罚。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得到的补偿很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而在国外,黑心厂家最怕的则是消费者的民事诉讼,有时可以让他们一下子就倾家荡产。 因此,吕伟刚表示,他们现在正往培育成熟的消费者方面努力。老百姓买到假产品,不仅可以举报,还可以民事诉讼,向厂家索赔。形成一个畅通的民事诉讼渠道,正是大家期待的。 如何填补质量标准空白? 此外,吕伟刚认为,在质量标准方面,地方和国家都存在很多空白点。比如上次出现的兰溪“燕窝”无营养事件,国家、地方都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反而是企业自己有,但企业自己制订的标准怎么能作为检查的依据呢?即使有一些标准,也是分布于工商、质监、农业等多个部门,不仅乱(相互之间“打架”),而且落后(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变)。 应对之策 理顺监督+完善立法 健全全省监测体系 那么,如何避免今后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呢?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蔡文如表示,要尽快建立健全全省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避免各部门职能交叉混乱,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制定一个统一的投诉电话之类,从而形成更好的监测体系。8月中旬,浙江省政府原则同意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用以统一协调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 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处的张艳认为,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应对企业造假要靠行业自律,由企业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可以从原料到标准再到市场销售等,对企业进行监督。 铺开建设三张网 今年7月初,省政府在总结劣质奶粉事件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三张网,即“现代流通网”、“联合执法网”和“集中监督网”。 现代流通网方面,将在全省实施“千镇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进货渠道、统一配送、统一质量。将各小型零售企业纳入统一管理,保证食品质量。 联合执法网方面,主要是相关的17个部门联合执法,避免互相推诿。目前,全省已在义乌市、温岭市、海宁、台州路桥、绍兴县5个地方进行试点。 集中监督网方面,主要是充分发挥工商、消协的作用,提供投诉电话,充分发动群众,拓宽信息渠道。 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全国性问题,并不是浙江独有的情况。省人大常委会、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将就人民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问题,如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制假售假、无证药品经营、违法药品广告问题等,提出措施意见。同时,积极向全国人大反映,争取就食品安全问题立法,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 形成食品召回制度 汽车有缺陷可以召回,食品出现了缺陷,是不是也可以召回呢?有关专家认为,缺陷的食品也应该建立召回制度。 这就需要尽快明确缺陷食品行政管理的具体分工,制定缺陷产品的衡量标准,建立并完善与《产品质量法》相配套的缺陷食品召回行政法规。在此基础上,对监管部门进行约束,保证工商、卫生、质检、公安等部门在实施食品召回时,对问题食品的生产者严格执法。 新闻链接 六成以上百姓认为食品不安全 近段时间,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记者昨天从浙江省统计局获悉,根据他们日前对省内10个市县1000位市民的抽样调查,65.7%被访者认为“假冒伪劣食品多”;同时,有67.2%被访者认为“食品日常监督、管理不力”,要加大对食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指导力度。 在回答“您认为哪些食品质量问题突出?”时,有43.3%的被访者认为“蔬菜质量问题突出”,居首位;30%—40%的被访者认为“奶粉、饮料、水产品质量问题突出”;20%—30%的被访者认为“肉类、食用油、酒、禽类质量问题突出”;10%—20%的被访者认为“豆制品、调味品、粮食、鲜奶、卷烟、饼干糕点质量问题突出”。 《吃了这种松子可能急性中毒》追踪 杭州排查“毒松子” □记者 施予 通讯员 陈杭 施海军 金报讯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萧山黑心商贩用违禁添加剂加工开口松子后,杭州市工商局昨天展开紧急排查,最终挖出有毒的开口松子40余公斤。 昨天,杭州市工商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联动,出动执法人员331人(次),对170家超市、530家食品店和四季青副食品市场、安琪儿小商品市场等31个市场133家从事炒货经营的摊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其中共查扣劣质开口松子40余公斤,劣质蚕豆1145克。 在事发源头萧山,工商分局对炒货经营者逐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开口松子均责令经营者暂停销售,并进行暂扣待检。目前,已暂扣待检开口松子150克装202包,而被央视曝光的4家加工厂昨均已关门。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发布了紧急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炒货类食品时要注意鉴别,不要购买上了黑名单的炒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