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牵动全局的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05:44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全省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超三分之一的人口数量……皖北地区,是安徽经济发展棋盘上一枚极其重要的棋子。皖北活,则全局活;皖北强,则全省强;皖北崛起,则安徽才能快速崛起。

  三个月前的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王太华郑重提出:“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皖北人民的切实利益,而且关系到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我省新世纪初现代化的进程,是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

  让皖北与全省同步

  涵盖蚌埠、淮南、淮北、阜阳、宿州和亳州六市的皖北地区,总面积3.2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但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到2000年,皖北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额,分别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0%、69%、86%,差距十分明显。

  坚决不能让皖北拖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2001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年多来,皖北地区人民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抢抓机遇,开拓前进,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生产总值由923亿元增加到1131.2亿元。皖北六市,正在成为安徽加快发展的一片新的热土。

  面对成绩,省长王金山清醒地指出:“皖北地区虽然走出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但从总体上看,推动皖北加快发展的工作刚刚破题,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面临发展和提高的双重任务。”

  皖北地区人口、资源等占全省的比重较大,皖北发展不快,必然羁绊全省经济发展的车轮。安徽要在全国实现中部率先崛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加快皖北发展,迅速解决全省南北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的问题。所以,没有皖北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发展;没有皖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

  到2003年,皖北六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470元,占全省平均水平的95.5%;农民人均纯收入1843元,占全省的86.6%。数据表明,加快发展是皖北地区的第一要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快地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的呼声高于一切。皖北经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快发展时机成熟

  责任在肩,使命重大。三年来,皖北六市抓住宏观经济环境总体有利的机遇,克服多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可以说,加快皖北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加快发展的前景一片灿烂。

  2001年到2003年,皖北地区GDP年均增长5.7%,与“九五”时期相比,增幅与全省差距缩小了0.7个百分点;淮南、淮北、蚌埠三市的经济增长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阜阳、宿州、亳州摆脱连续多年低位运行的局面,实现稳定增长。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煤炭、电力、化工、纺织、酿酒等特色产业和水果、畜牧、中药等特色产品,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年来,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合徐高速、连霍高速安徽段、界阜蚌高速等相继建成;临淮岗等治淮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定规模;淮南、淮北煤电、煤化工,蚌埠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加工,宿州果菜、畜牧业,亳州中药产业,阜阳优质农产品等,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利用外资也以年均增长26.2%的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潜在优势为皖北加快发展积蓄了后劲。

  与此同时,皖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自身优势,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市场意识和开放意识,求发展、求变化、求进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心一意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已经深入人心。

  所有这些,都为皖北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将成为现实,皖北地区面貌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变化。

  坚定信念迎头赶上

  当前,皖北经济发展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专家们分析认为,将皖北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必须振奋精神,坚定迎头赶上的必胜信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发挥皖北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前进,最根本的是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皖北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尤其要振奋精神,树立后来居上的必胜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既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发挥后发优势,抢抓机遇求发展,又要勇于正视差距,负重奋进,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树立必胜信心,就要不断提高研究和谋划工作的能力,尊重客观规律,注重结合实际,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尽心竭力把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办好。

  皖北地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改变皖北落后面貌就是一句空话。去年全省61个县市的综合指数排名中,皖北除凤台外都排在30名之后,最后10名中有8个是皖北县市。因此,皖北地区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同时,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农村。

  近日,本报记者将奔赴皖北六市采访。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加快发展看皖北”栏目,报道皖北人民艰苦奋斗的冲天豪情,总结和展示皖北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依靠2700万皖北人的艰辛努力,一个生机蓬勃的新皖北必将迅速崛起,为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项良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