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猛药”整治出行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07:57 扬子晚报

  新闻提示:今年3月18日,本报曾发表《十大精品规划:树立南京“文化地标”》,南京规划局经过8个月的招标、编制和设计,这十大规划已经完成。11月22日,南京在城建展览馆举办了题为“塑造文化地标展现南京特色”的展览,将其中部分规划集中公示,并配套展示了南京市民关心的城市交通对策和建议、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老城绿地调整等专项规划,本报从今日起陆续进行介绍。

  南京城市迅速扩容,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原本捉襟见肘的交通出行,变得更加不堪重负。11月22日,南京交通规划所在科技会堂公示《南京城市交通近期规划和对策研究》,规划构建城际轨道、城际公交、公交优先、停车、步行交通人性化等10大工程,缓解“出行难”。

  城市交通“上天入地”:轨道成网,高架成环

  问题:截至2003年底,南京机动车拥有量达50万辆,增长15%。2004年,南京大部分道路机动车交通量大幅增长,对外出入口交通平均增长45%,穿越中央门、中山门、中华门、汉中门等城市“咽喉”的交通量增长27%,城区东西向交通增长37%39%,大多数路段堵车严重,从高峰期堵车变为全天(白天)堵车。

  症结:机动车增长是一个原因,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由于快速路系统尚未形成,老城区次干道、支路网短缺,路网结构不合理,分解能力差,过分依赖地面交通。

  对策:南京近年将加快建设城际快速轨道、城内快速轨道、快速高架、快速放射道路“三快工程”,从地面交通向立体交通转变,上天(高架)入地(地铁)。城际快速轨道将开建沪宁、铁路南站、宁芜铁路改线、南京铁路环型枢纽等工程。地铁1号线建成后,将陆续开建1号线南延(江宁主城)、2号线一期(奥体仙林)、2号线西延跨江(河西浦口)、2号线东延和3号线一期工程(火车站铁路南站),在2010年前,使地铁线网初具规模(3条主线+延伸线)。

  快速道路成环成网。城东高架、九华山隧道建成后,继续建设古平岗立交、新模范马路高架,在南京城内形成“井”字型高架后,再通过快速道路放射工程,将城区的车流快速分流至新区和郊区,分别有新庄立交:红山路、312国道改造;古平岗立交,新模范马路高架至河西;赛虹桥立交,纬七路西延过江、宁溧路、凤台南路改造;双桥门立交:纬七路东延接绕城公路,宁杭高速连接线拓宽,使井字型内环向城外辐射出8条快速通道。

  支路网加密:支路网事关干道的集散、分流,公交线网的密度和可达性,影响市民日常出行,老城现有支路网密度不足2公里/平方公里,导致功能型缺陷。南京今后23年内,对街巷整理、拓宽、加密,支路网规划密度增加到5.3公里/平方公里。

  开辟快速公交系统

  问题:地铁尚未通车,形成规模尚待时日,目前还主要依赖地面交通,在有限的城市道路上“螺蛳壳内做道场”。眼下,南京公交运行环境恶化,高峰期车内满员、超载、公交列车化现象严重(路上公交车首位相接,行车迟缓),公交场站设置不合理。

  症结:小汽车行驶和停放中至少要占用80平方米用地,城市所能容纳的小汽车是有限的,必须依赖大运量、高效率的快速公交系统,坚持公交优先。对此南京开出三剂“药方”:

  对策:快速公交系统(BRT)。这是一种高效率、大中运量、低成本的巴士快速系统,车长和载客是普通公交的3倍,速度高出60%,以弥补轨道交通投资大和普通公交服务水平低的不足。南京在迈皋桥、火车站、鼓楼、三山街、安德门等地铁沿线出口,规划建设BRT车站,在纬一路、312国道、城西干道、北京东路、北京西路、纬八路等干道建设公交巴士专用车道,将地铁的人流通过这个系统快速分散,主城和新区40分钟内就可到达。

  港湾公交站台:新建干道利用机非分割的侧分带设置港湾式站台;对人行行道树较好需保留的路段,将慢车道适当加宽,将公交站引入慢车道;已建道路拓宽时,局部扩大道路断面,增设港湾式停靠站。

  路口渠化:即在道路交叉口同时分出左行、直行、右拐,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研究表明,在道口添一道左拐或右行通道,分流能力增加30%,如增加两股通道,分流能力增加1倍以上。南京在已开建的仙林大道、滨江路、江东路,路口均已开出两股以上渠化车道,新城区干道规划渠化率要达100%,老城区达到80%。

  理顺收费机制缓解停车难

  问题:2003年底,南京私家车已达88234辆,同比增长56%,停车矛盾日益尖锐。老城区居住小区车位仅7000个,私家车25000辆;社会公共停车中,夫子庙、湖南路等商业区停车矛盾突出。停车设施调剂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公共建筑停车设施比例高,但使用率低,尤其在夜间。

  症结:停车位总量不足,停车收费机制更不合理。

  对策:在老城区,利用零星空地、底层改造、旧楼拆除等办法,增加小区配套停车场,大约可增加1.5万—2万个停车位;商业繁华和行政办公区,结合可改造地块复合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增加1万个公共停车位;在城市外围地铁车站,小行、安德门、迈皋桥设置换乘停车场;未来几年,进行次干道和支路改造,可增辟近8000个夜间停车位,使目前停车位紧缺的矛盾大大缓解。

  停车位供应不足,更有使用不当和资源浪费问题,规划建议尽快制定停车相关政策法规,理顺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价格倒挂、经营性停车收费管理机制和居住区配件停车产权不明等问题,推进停车建设产业化和民营化。本报记者 顾巍钟 新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