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硕博连读的刘翔更“受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09:34 沈阳今报 | ||||||||
东方愚110米栏冠军刘翔面对他被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硕博连读资格而在全国范围引起的争议时说:“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如果他们(其他人)能拿到奥运冠军,他们也可以硕博连读。”他还说,自己是一名职业运动员,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训练上,为体育付出太多了,没有时间读书,也不是真正的大学生。但他认为还是应该找时间学习。(11月22日《京华时报》)。
我先是为刘翔的“好学”表示赞赏,作为一个体育运动员,能在专业训练的同时想着多读点书,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随即又为他的“霸王”姿态表示反感,他获得了一次读书的机会,而且还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硕博连读”,得了便宜偷着乐就行了,然而他却卖起乖来了,说什么是应该的,谁能拿到奥运冠军谁就可以硕博连读! 刘翔的表达可能不太得体,我们暂且不深究,我们也假设他有了这次读书机会之后,自己能在文化知识方面受益匪浅,同时也算是弥补了他所称的“为体育付出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遗憾。那么刘翔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吗?显然不是。那么谁比硕博连读的他更受益呢?是授予他连读资格的华东师范大学吗? 近年来,高校与歌星影星及体育明星的“联姻”络绎不绝,郁钧剑、黄宏、巩俐、于海、刘敏等名流与北大牵手,靠主演《一个都不能少》而一炮走红的魏敏芝、奥运会冠军李婷等到高校“深造”,到后来的唐国强担任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成龙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毫无疑问,这是高校与众明星通过联袂达到“双赢”的一种做法,但即使是“利益共同体”,也存在一个谁主动谁被动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是一些高校扭曲的“品牌塑造”观念在作怪,他们往往主动出击,想方设法与大腕明星套上近乎,通过“赠送”学位或聘为兼职教授的做法,提升学校的“名气”。 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名气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话题很大,但绝不是和明星“合作”就行的。本文开篇疑问的答案明朗了,但很有讽刺意味,在“刘翔们”受益的背后,好像高校受益更大,但实际上,从长远来看,高校不但不能靠众星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反而可能由于虚荣,造成一个表面浮华、外强中干的“伪大学”!这是对教育制度与学术规则的亵渎,更是对莘莘学子利益的损害和人格的侮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