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稳步推进探月工程 “嫦娥”奔月指日可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10:09 新华网

  新华网海南博鳌11月23日电(记者王英诚战艳)“嫦娥”——这是中国人现在谈论最多的名词之一,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居住在月亮上的美丽仙女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月球探测工程的代号。

  正在海南博鳌参加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自豪地向媒体记者宣布:“中国目前已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体系,完
全具备开展‘嫦娥’月球探测工程的能力。”

  “欲上九天揽月”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始终挥之不去的梦想。在2007年,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升空将真正拉近中国人和月球的距离。

  欧阳自远透露,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一部分,中国计划在13年内分三个阶段首先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在基本完成不载人月球探测后,中国将根据当时国际上月球探测发展情况和自身国力,进一步拟定中国载人月球探测战略目标,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以及与有关国家共建月球基地。成功进行月球探测将成为中国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美国和前苏联自1959年掀起第一次探月高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实现人类登月梦想,随后前苏联进行了多次不载人登月取样。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构思重返月球的计划,宣布“重返月球”,英国、德国、巴西等国家也纷纷制定月球探测计划,全球掀起第二次探月高潮。

  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在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次日清晨成功返回……这一事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中国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攀上了世界航天领域的崭新高度。2004年,中国启动“月球探测计划第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

  据欧阳自远介绍,目前中国已完全具备月球探测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解译能力。东方红-3号(DFH-3)可以作为月球探测卫星平台,各分系统也基本采用其他卫星的成熟技术。长征-3甲(CZ-3A)运载火箭可以满足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的任务。中国现有的S频段航天测控网,在甚长基线干涉(VLBI)天文测量网的配合下,可以完成首期月球探测的测控任务。

  据中国双星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介绍,除了加紧进行探月计划外,中国还积极对更加广阔的空间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中国通过实施双星探测计划在日地探测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制太阳望远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支持了对“夸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放”上两颗探测卫星,研究太阳的“骚动”和扰动。中国科学家正在积极构想实施“空间风暴计划”,通过将三颗探测卫星“放”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不同“位置”,进一步研究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提高空间天气预报水平。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李惕碚院士说,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科学家应该依靠空间技术的进步,独立创新,走自己的路,做出别人还没有做出的独创的东西来。

  尽管目前取得一定成就,但中国科学家依然保持清醒。欧阳自远形象地比喻道:“中国的探月计划起步晚,现在还是个小娃娃,不可能一下子就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坚信中国的月球探测虽然起步晚,但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迎头赶上,确保中国在国际月球探测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