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多数缺乏安全感 过半警力不在基层(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09:50 南方都市报 | ||||||||||||||||||
昨天,广州全市各媒体均刊登了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仅20.8%的市民“满意”或“比较满意”广州治安。 对此,广州警方发言人没有对外发表意见。但多名一线民警称,造成市民如此印象的原因除了以前讨论的“收容制度废除后管理措施未跟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法律对双抢惩处不够”等原因外,公安内部人事制度老化、严重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也是其中重要原因。据悉,全市一半以上警察不在派出所。 现状 一线民警任务极为繁重 该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双抢”最影响市民安全感。众所周知,“双抢”一般都发生在路上,这正是基层一线民警的管辖范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表示,目前,全市约25000多警力中,一半以上警察均不在派出所。 “天天喊警力不足,少在哪里,就是直接在基层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派出所民警少。”天河一民警分析道,目前派出所警力少,任务重,除了要处理刑事案件,还要负责户籍、治安甚至辖区内活动的保卫等工作。“我在基层干了十几年了,现在平均每个月工作290小时,每天要加班4个多小时。每天回到家累得要死。” 他所在的派出所辖区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多,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十多万,一个月就要处理1000多宗案件,而该所仅有五六十名民警,平均每位民警要面对3500多人。 记者了解到,吉林辽源市目前有90%的警力都集中到一线。香港每万人配备警力41.08个,其中还不包括5000名文职人员和4000名辅警。而广州万人仅配备26.31个警察。 按照市委计划,下一步将做大做强派出所,3年内争取派出所警力占全市警力的45%以上,占各区分局的55%以上。 背后 “按级别拿薪”让民警受挫 “基层民警非常辛苦,但薪水却不高。”天河一民警说,“工作积极性肯定会受影响。现在有些业务很强的大学生就辞职不干了。” 目前,一个在基层派出所干了20年的40多岁的民警,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若不当官,评不上什么级别,干再多活,再辛苦,薪水可能还是相对偏低。 专家 公安人事制度亟待改革 对此,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警察反映的确属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一级警督王太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公安内部亟待改革。其中关键在于改革人事制度。 他说,改革警务是国际趋势,但现在多地警方都没改革,其面临的问题是自己主动改革还是政府人民催着他们改革。 因为目前,一个警察只要级别高,不管业务水平如何,薪水都会不错。合并后,有一批以前的领导人员会下到基层,无官则无钱,他们自然不愿改革。王教授建议出台一相关制度,规定多劳多得,这些改革就会顺利很多。 据悉,吉林、江西一些地方警方已就此进行改革。去年2月13日,吉林辽源市宣布撤销市区各公安分局及派出所,成立8个警察署。开全国之先河。今年5月,江西新余市撤销公安分局,将交巡警合并,开该省之先河。 警方行动 侦破命案 最后冲刺 朱穗生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命案发生 昨天,广州警方召开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冲刺大会,宣布从昨日起,今年广州警方侦破命案工作将进入冲刺阶段。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朱穗生要求,该工作将作为各级公安机关年底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同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防命案发生。 警方介绍,今年2月17日公安部部署开展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截至11月22日,全市共破获命案300多宗;省公安厅督办命案破案率达92.3%;市公安局督办命案破案率达97.5%。据悉,今年以来,广州警方破命案绝对数和抓获命案逃犯数在全省领先,侦破命案总量和命案破案率是市公安局近十年之冠。 警方表示,将积极发动群众举报命案线索,进一步落实举报违法犯罪奖励制度,动员家属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为切实有效维护社区治安,东山区日前出台社区民警全勤值班的政策,同时为社区民警配备巡逻自行车,以方便民警深入社区,及时解决治安问题,该做法在全市尚属首创。 专家分析 为何公交车双抢骤增? 不少市民对于今年以来街面警察增加而血腥事件不断感到不解:这一系列血腥事件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其犯罪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心理变化预示了什么?公交车“双抢”案为何比较突出?对此本报记者采访大批市民与专家,为广州这一顽疾寻方问药。 特定时期犯罪总量一定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美国法学博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特约评论员王大伟表示,目前国家正处于新的犯罪高峰期,各类犯罪都在增长。犯罪增长遵循一个模式:社会震荡源引起社会震荡,社会生态平衡破坏,导致刑事犯罪上升。家庭、街道、基层政权抑制犯罪的功能下降。他说,一定要放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考虑“双抢”犯罪。 针对市民反映的今年广州公交车线路上犯罪比街面“双抢”更突出的情况,王大伟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其中有明显的犯罪转移现象。“双抢”在广州猖獗过一段时间,部分“飞车双抢”人员转移到公交车上“双抢”。 王大伟分析,在特定时期,犯罪总量是一定的。如果在某一方面搞专项斗争,这方面的犯罪气焰就会收敛,这时他会转移到其他方面。犯罪转移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犯罪总量是一定的,二是防范好的地方,犯罪就会转移到防范差的地方,在时空上转移。比如白天巡逻警察多,那么就选择在晚上作案,路面巡逻警察多,就选择在公交车上作案。 双抢分子多为外来人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讲师李伟认为,“双抢”犯罪分子大多为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大多在挣钱受挫之后才慢慢走上犯罪道路的。这就体现出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犯罪很大程度上与外来务工人员盲目流动有关,过多的民工拥进城市找不到工作,为生存所迫铤而走险。 李伟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对来广州挣钱的期望值较高,然而,广州本地提供的与其能力程度相符的工作收入与他们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最低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外来工受挫后容易踏上违法犯罪道路。滞留在广州的大量外来闲散人员形成规模较大的潜在犯罪群体,这一群体的数量远远超过刑事打击力量。 市民集体正义感流失 李伟说,文化控制的弱化还体现在集体正义感的丧失上,从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现代流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淡化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流于表面化。广州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表面上看城市很热闹,实际上人与人情感连接比较薄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疏离感,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不关注他人和社会,不愿伸手帮助他人。这一方面加剧了面临“双抢”犯罪分子时被害人的恐惧感、紧张感,强化了旁观者狭隘的自我保护心理;另一方面助长了犯罪气焰。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集体正义感的丧失。 为何双抢向暴力转化? 歹徒从做贼心虚到遇阻公然实施暴力,乃至广州前段出现断手事件这样的血腥案件。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讲师李伟表示,这说明“双抢”案件向暴力化转化。他分析这是当前我国社会控制失调导致的此类案件低成本的结果。 犯罪成本低强化犯罪动机 李伟分析,社会控制失调首先体现在刑事司法控制的弱化,表明公安机关以打击为主的犯罪对策不足以与现有的犯罪力量相抗衡。 为什么犯罪分子会选择刑罚规定比抢夺严厉的抢劫呢?李伟分析,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而言,犯罪并不会使之及时受到惩罚。由于“双抢”犯罪作案时间快,现场停留时间短,又往往是团伙犯罪,赃物在现场被及时转移,公安机关取证难,犯罪分子被抓获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虽然刑罚是非常严厉的,但不能及时给予惩罚,严厉的惩罚就等同虚设。目前犯罪人多次实施犯罪并未被抓,对其而言,暴力抢劫与抢夺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暴力抢劫更易得手,更易逃离现场。较低的刑罚成本强化了犯罪动机。 陌生环境中犯罪几率增大 此外,李伟分析,广州“双抢”事件向暴力化转化,也说明文化控制的弱化减少了舆论成本。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员的高度流动性,使得人们更多地与陌生人进行交往,在陌生环境下,人们从事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增大。 他说,违法犯罪分子一般不在他成长的熟悉环境下作案,此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而往往容易在陌生城市中违法犯罪。北大法学院朱苏力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处于陌生环境的个人,对他周围的环境无法产生一种切身的责任感和道义感,这就使其更易于从事在熟悉环境中所不为的行为。 团伙作案敢于使用暴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有关专家李玫瑾教授则表示,“双抢”犯罪分子大多为累犯,起初往往从事盗窃犯罪,慢慢转化为抢夺,在作案受阻时不惜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广州出现的公然抢夺现象,和广州本地的治安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她表示,犯罪人选择作案方式,一般会考虑自我保护的目的,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犯罪目的来选择。盗窃犯罪分子在多次的作案过程中,作案信心增强,就敢于涉猎抢夺犯罪。广州出现的公然抢夺现象,和广州本地的治安环境有很大关系。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认识到,犯罪过程中很少有人“管闲事”,形成的只有犯罪团伙与被害人之间的势力比,由于团伙人数居多,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作案风险较低,犯罪分子即使遭到事主反抗,也敢于采用暴力手段达到侵财目的。对作案过程中出现的见义市民,只要其力量没有明显占优,犯罪人就敢于采用暴力消除障碍。 对于现在“双抢”猖獗,殴打被害人,形成小的犯罪集团现象,王大伟认为,这就形成了犯罪亚文化现象。形成犯罪团伙有一定的作用,首先犯罪成员之间可以交流犯罪技能,交流犯罪信息。其次,犯罪团伙成员之间、团伙之间提供互相支持、互相撑腰,在出现“问题”时,互相包庇、掩护。最后是中和“技术”,犯罪团伙成员、团伙之间,把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掩护成一种常规行为,互相撑腰打气。 1/3劫犯有人格障碍 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长达10年的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帮助过数以万计的求助者,对被害人心理有长期研究。据其介绍,抢劫行凶者的心理动机往往是具有肆意恶性侵犯,其研究结果表明,1/3劫犯有人格障碍。 他表示,抢劫是在事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武器武力夺取别人的财物,并且有时在根本就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伤人或杀人,这种行为单用获取财物是解释不通的,它其实是一种恶意侵犯。 詹春云说,结合广州目前的“双抢”案件,及他常年的研究,可以看出抢劫多数是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有分工有协作的行为,歹徒往往是多人联手,相反,受害者往往是孤助无援,手无寸铁的人,并且多数是比较弱势的女人和老人,被突然袭击,毫无防备,伤害极深。更令人发指的是很多抢劫行为造成没必要的伤害,抢劫得手后还将别人的手砍下来。为什么抢劫犯的行为那么血腥,没人性,其一项对被逮捕的劫犯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逮着的抢劫犯中有1/3的劫犯有人格障碍。比较常见的类型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虽然人格有障碍,但他们都有行为责任能力,都要受法律制裁。 专家出招招数一:生命第一,钱财第二,遇劫先保命,必要时要舍财消灾。 招数二:女性出门不要穿金戴银不要衣着暴露,很多劫匪不但劫财还要劫色。 首先,要加强“警语”宣传。“警语”指有操作性的提示性语言(如漫画所示)。 招数三:斗智斗勇,能斗智不要斗勇,保护自己第一,抓贼第二。 比如,“贼眼左右乱看,手拿报纸雨伞,男的衣着平凡,女的花枝招展,总在车门乱转,挤上挤下添乱,若遇刹车混乱,猛然贴在身边。” 招数四:能刷卡不要付现金,尽量不带或少带现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