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之魂应是不断地穿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09:34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对话动机

  2004年8月,海默出了一本名为“中国城市批判”的书,对中国16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命运进行了批判,其中就有《伤感孤独的南京:一个丢了“魂儿”的城市》。文中提及许多南京人身边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

  南京丢魂

  海默十大观点

  1、南京的气质伤感而孤独2、南京人甘于平庸3、南京的胃口是驳杂的4、南京城市建设者对现代艺术无知5、到南京旅游的外地人都有些失望6、南京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是粗糙和马虎的7、南京往事不堪回首,前程一片迷茫8、南京绝大多数城墙都已荡然无存9、南京的地位逐年下降10、南京什么都依赖别人,自知永远都不可能争第一,所以要求自己只要不是最后即可

  你对南京了解多少?

  南京晨报:你到过几次南京?去过一些什么地方?

  海默:先后四次在南京呆的时间大概有一个月左右,在南京去看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过夫子庙,去过中华门,去过新街口,去过秦淮河边。

  南京晨报:你书中所谈到的关于南京的那么多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海默:在信息时代,信息来源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有我眼里的南京、有朋友眼里的南京、有网络上的南京、有报刊上的南京、有书籍上的南京、有电视上的南京,还有外国人眼里的南京,甚至还有古人眼里的南京,这一切构成我发言的前提,加上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文学写作和城市比较文化研究,这一切共同构成我批判南京的资格。对南京评价是否过了头?

  南京晨报:南京人甘于平庸等等,你下这些结论是否有些草率?海默:在长江三角洲,上海神奇般地崛起,给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杭州、苏州和无锡目前已显示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的角力中,南京的“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并非不可动摇。在城市营销也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南京“突然醒来”,不可否认,南京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都在增强,但步伐的混乱也是明显的。这一切都是事实,所以我认为我对南京的评价可能是激情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偏激的,但决不是草率的。所以南京人在看待对南京的批评时,大可不必纠住某个字句的表述是否绝对准确,而应从中看到南京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到作者对中国城市发展建设的焦虑和思考,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你认为“南京魂”是什么?

  南京晨报:南京在你的脑海中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

  海默:南京的男人是汉子,南京这座城市是具备“汉子精神”的,他们是从太平军的炮火中走过来的,没有沉沦,他们是从侵华日军的屠刀下走过来的,没有屈服。“失魂落魄”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一直在顽强地“穿越”才是他们真正的精神。

  南京晨报:你认为南京“魂”应该是什么?

  海默: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四大基地之一,普通高等院校和各类科研机构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南京应该大力提高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进而全面提升科技产业化程度,把南京建成在长江中下游仅次于上海的科研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南京简称“宁”,“宁”不是南京的魂,南京是伤感的,伤感不是南京的魂,南京又称“石头城”,从三国时孙吴筑成的二十里石头城到今日南京人筑成的现代化大厦,它们之间肯定有某种天然的联系,石头的品质和精神才是南京的魂。你愿意对话南京吗?

  南京晨报:你说了南京的那么多不好,后来又说南京的好,是出于你的本意吗?是否能说明你批判得缺乏自信?

  海默:说南京人不思进取,那是对南京过去生存状态的一种文学性的描述,说南京人愿意“动”起来了,这说的是现在南京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批判南京,又看到南京的潜力,这样写不仅不矛盾,反而显得真实客观,也是出于作者的本意。

  南京晨报:你愿意和南京的高层领导对话吗?愿意和南京的市民对话吗?

  海默:我的专业是文学创作和城市比较文化研究,刚刚出任“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活动评委。如果机会成熟时间允许的话,我非常愿意跟南京的高层领导和普通市民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具有建设意义的文化和经济对话。你认为自己是在炒作吗?

  南京晨报:真的像宣传的一样给333个市长赠送了吗?给南京的市长了吗?

  海默:“向全国333个大中城市市长赠送”是一种宣传营销战略,我们肯定是向全国333个城市的市长们赠送了,市长们是否都能亲自收到,我们无法保证。我并不奢望能够给各大中城市的市长们提供一个发展和建设城市的范本,希望通过这种“送货上门”的行为,让中国各大中城市日理万机的市长们在闲暇之余能够听见来自城市“民间”或社会“底层”具有原生态价值的声音,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起我们城市决策者们的警醒,进而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能够上升到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高度上来,尽可能顺应民意,把城市建设得更好。

  南京晨报:有人说你的书没有新东西,是在炒作,为了出名,你怎么看?

  海默:无论是选择“批判的角度”也好,无论是本书出版后向大中城市的市长赠送也好,还是在书里留下了联系方式并发布了征稿启事也好,我想,这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如果非要说是炒作不可,我倒要问在文化市场化时代,有什么不好吗?同时,如果是一本空洞无物的作品,能引起海内外读者如此大的反响吗?能让城市决策者、城市建设者和广大读者自觉地参与进来进行如此激烈的讨论吗?记者刘科(来源: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