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台北“国父纪念馆”馆长:不遗余力寻伟人足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19:2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台北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从更新维护硬件设施、充分利用馆内外整体空间、加强典藏文物的保管与安全,到设置孙学资讯网站、加强孙学研究交流,张瑞滨自上任之初开始,五年多来为台北“国父纪念馆”的发展完善不遗余力。他对本社记者说,弘扬中山思想是纪念馆的首要任务,“就算我不是馆长,依然尊崇孙中山的理念和伟绩。” 严谨重现伟人时代轨迹
与大陆各地的孙中山纪念馆不同,台北“国父纪念馆”并不是孙中山足迹所至的历史旧址,而是专门为了纪念他所建造。因此,“国父纪念馆”所拥有的孙中山真迹仅有十三件。其中一幅“天下为公”的字,是两年前经过五位专家鉴定之后,以近一百万元新台币的价格购得。张瑞滨说,只要发现了孙中山的文物,他都会努力收为馆藏。 孙中山为同盟会写的对联“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台湾骈文大师谢鸿轩在二十多年前以近七百万元新台币购得。“我对这幅对联非常欣赏,想收为馆藏,但是谢老先生亦是非常喜欢,当然舍不得。于是我说,那就借给我展吧!谢老说‘好好好’,可到现在也没有舍得借给我。”说起这段趣事,张瑞滨不禁笑了起来。 当然,台北曾有人拿着床被褥,说是中山先生盖过的;大陆有时也有人拿出点什么东西说是孙先生的文物,想要卖给“国父纪念馆”。张瑞滨一定会请台湾或大陆的专家仔细鉴定其真假,并不轻易收购。“对此,我们积极,但亦谨慎。”他如是说。 除此之外,“国父纪念馆”还收集了其他馆所收藏的孙中山文物的复制品,加上藏有一万余册中国近代史资料图书的专业图书馆,这里成为两岸完整重现孙中山所走过时代轨迹的纪念馆。 积极与各地友馆共切磋 张瑞滨表示,孙中山革命足迹遍及大陆、台湾及海外。这些革命活动所造就的历史舞台,不仅是建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也是台湾与大陆沟通的渠道之一。 于是,张瑞滨积极参访两岸的孙学研究机构和孙中山踏过的历史遗迹,了解两岸孙学研究动态,增进馆际之间的友谊与交流。台北“国父纪念馆”所推动的孙学研讨会以及孙中山文物的互展、联展,均赢得了各地热烈的回响,也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写下亮丽的一笔。 张瑞滨说,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为海峡两岸人民所共同景仰与推崇,其思想和人格以及他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贡献得到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同。纪念馆将透过两岸的文化、艺术以及学术的交流,继续致力于传扬中山先生的思想、行仪,促进两岸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认知其价值,务必使中山精神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达成中国文化的再出发、再发扬。 让历史贴近民众更亲切 记者坐在纪念馆的会客厅里,不时有锤打与电锯的声音传入。张瑞滨说,馆内正在进行建馆三十二年来首次大规模翻修,将以最先进的声、光、视讯等现代手法展示历史文物和资料,一改过去“国父纪念馆”在人们心目中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殿堂形象,变得更加亲切、贴近普通百姓,让更多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和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行仪。 如今,纪念馆已发展为一个多功能的社教文化中心,拥有一流的演艺厅、几千平方米展览场所、设备先进的多媒体视听中心、演讲厅、中山讲堂,以及花木扶疏的中山公园。除了供民众瞻仰孙中山先生之外,还兼有文化艺术教育、生活休闲及学术研究之功能,成为台北民众成长的好伙伴,也成为台北的重要地标之一。 “现在有很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孙学的研究中来,这是大家多年努力开出了好的花朵,我觉得很高兴。”说这句话的时候,张瑞滨的语气中充满了欣慰。中新社记者路梅 董会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