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对立政策让私家车驶向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08:33 新桂网

  如何看待快速行驶并迅猛增长的私家车?半年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两次发文,既鼓励,又抑制,许多消费者糊涂了。

  今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个“中国汽车新政”的第六十一条明确提出,“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改善汽车使用环境,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新《产业政策》用了大量篇幅,集中对改善汽车使用环境,维护汽车消费
者权益等进行了详尽规定。新《产业政策》一出台,立即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新《产业政策》抓住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发展离不开汽车工业,而发展汽车工业,一定要发展轿车,发展轿车,一定要发展私家车,以居民个人为主的私家车消费是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方向。

  时隔半年,也就是11月27日,国内多家媒体在显著位置都刊登了一条信息,说国家将限制或抑制私家车发展。何出此言?笔者找到了国家发改委11月25日新发布的中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认真阅读这份长达近2万字的政府规划,在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部分,找到了这句话,即“在特大城市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

  就这样,大家普遍认为已经明晰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一夜之间又变得模糊了。是鼓励还是抑制?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直至普通百姓,形成了界限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方以为,汽车工业和别的产业不太一样,能拉动内需,也拉动钢铁、橡胶等现代工业生产,带动第三产业,对提升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能起到很好效果。美国、韩国、日本、墨西哥等都有过以汽车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例子。另一方则认为,路面车一多,交通堵塞,汽车的污染排放量也就增加,应该控制私家车。应该说,大家的争议很有意义,对政府决策也必然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大家可以争论,但政策绝对不能互相对立,互相矛盾,况且还是同一个部门出台的政策。

  科学决策,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忽左忽右,前后矛盾,显然是一种缺乏深入细致科学精神的盲目决策,不仅是决策中的大忌,同样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忌。人们拭目以待,私家车在“鼓励与抑制”的摆动中将驶向何方?

  山东 兴安

  作者:兴安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