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跨越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2:5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2003年,彭山县GDP增速达到14.1%,人均实现760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9,几项指标均跃居眉山市第一。2004年1—9月,全县GDP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273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一批新的工作亮点正走向全省、全国。 成绩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身处不同的行业,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
彭山通过实施“党内帮扶”、“助民致富”、“规范阵地”和“先锋示范”四大党建工程,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与创造力显著增强。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科技信息网村通工程、贫困党员帮扶基金、党员带民致富孵化基地建设等工作,解决“三农”问题,大力促进了彭山县跨越发展。 四大工程 致富一方 “党内帮扶”凝聚党心民心。县委组织部调研后向县委建议制定实施了《关于建立贫困党员和村组干部帮扶基金的意见》,一年多来,先后筹资82万元,发放帮扶金38万元,救助帮扶贫困党员和村组干部410人。担任村社干部20多年的江口镇两河村原支部书记李金福,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县委书记钟建初、县长袁世金先后送去帮扶金2.4万元,他激动地掩面而泣“组织上对我关怀倍至,我真的知足了,20多年的村干部没有白干啊!” “助民致富”增强双带能力。根据眉山市委书记余斌提出的建设“形象工程、民心工程、接力工程、堡垒工程”这一党建思路,通过深入调研,县委组织部向县委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带民致富载体,以打造示范基地的形式,培养一批党员带头人,通过党员带骨干、骨干带农民,达到建立一个基地、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彭山县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党员带民致富孵化基地实施意见》,以孵化基地为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作用,对助农增收产生“孵化”和“催化”作用。目前已确定了2个县级示范孵化基地、10个县级示范龙头企业和120个带民致富示范户。2年来,“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科技信息网村通工程”共为农民和业主带来经济效益1.2亿元。 “规范阵地”营造党员之家。彭山下发了《彭山县村级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详细的“三室十有”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提出了“消灭空白村、改造危房村、打造精品村”的目标,投入275万元,消灭5个空白村,改造27个危房村,打造36个精品村。100%的村、社区已拥有活动阵地、建起多功能会议学习室、按“一制三化”标准完成了制度规范化建设,100%的村、社区建有规范的村务、财务公开栏,60%的村、社区建起了文化活动室。青龙古佛村、观音曾家村、青龙龙都社区、川西制药公司和金石油粕公司等村、社区、企业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成为全市、全省的亮点。 “先锋示范”塑造先进形象。去年以来共有460多名优秀党员干部、120多个基层党组织受到省、市、县表彰。树立了受省委表彰的“爱民书记”郭茂、全省优秀组工干部谭福轩、受省委组织部表彰的抗非典先进张富洪、全市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李忠云等一大批爱民干部、优秀党员典型,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树良好形象、创一流业绩”和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行动参与面不断扩大,全县农村和各个行业设立了260多个省、市、县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窗口、示范岗,3000多名党员佩戴标志上岗,37支“共产党员为民排忧解难服务队”活跃全县城乡。实施“双向培养”,1500多名党员被培养成为农村致富能手和生产、管理一线骨干,并进一步把能手和骨干党员培养成村社干部和部门领导。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大大增强。 创新载体 助农增收 如何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曾家村在奶牛协会建立党支部后,不仅使奶牛协会在政治上有了支撑,而且使协会中的党员在工作上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干劲。曾家村股份合作制奶牛场,通过支部的引导和服务,党员的出谋划策和协会成员的齐心努力,精心运作,不仅使年初的78头奶牛变成了199头,而且获得纯利34万多元,股民们每股分得红利1400余元。果园村4社原有葡萄100亩,通过“支部+协会”模式,现已发展到近400亩。产量和产值也得到大幅度上升,平均每亩收入3000余元。 开设了旨在让共产党员带头致富的“党员农贷快车”服务窗口,窗口开设后,一年时间,便为1890户党员家庭发放了贷款4355万元,为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实施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机 制。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技新村”,由县委组织部与科技局牵头,在3000多名机关事业干部中,选出了302名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利用使服务项目增值、有偿技术服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技术转让、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等6种模式,实现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利用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园林苗圃、经济果林、种草养畜、旅游开发等项目开发利用荒山荒坡,使土地增值,实现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利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特色种养殖、专利技术成果等,通过招商和股分投入,聚集民间资金,转变成民间资本。从农业局选派的陈永华、袁春花两名女科技特派员,在保胜乡实施了“脆红李产业化发展”项目,迅速整合了全乡原有脆红李种植资源,推广应用了无公害高产技术,实施了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不到2年,全乡脆红李种植增加到5000亩,投产面积增加3000亩,产量由2002年的亩产几百斤猛增到3000斤,价格达到4元/公斤,全乡农民仅脆红李人均就增收600元。科技特派员宁志怀在丘区永丰乡实施了良种山羊养殖产业化项目,一年多的时间使全乡优质山羊存栏增加了3倍,出栏增加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引进业主建立了波尔种羊基地,组建了优质羊养殖协会,引领丘区农民走上了养羊致富路,“宁特派”成了农民人见人爱的“宁财神”。40岁的县水利局技术干部王玉洪,作为科技特派员下派到新天地饲料公司后,在饲料配方、产品种类、营销等方面为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仅半年时间就使公司客户翻了一番,月销量增长了66%。2年时间,全县共派出科技特派员302名,服务347个项目,推广了64项科技成果,覆盖了全县乡镇80%的村;引进、吸纳农业开发资金4000多万元,农业增效8000多万元,4万多户受益,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县委、县政府搭建高速信息服务平台,县委组织部与县科技局牵头实施了“彭山科技信息网”村通工程,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彭山科技信息港”,为18个乡镇、185个村和80余户企业、企业大户免费建立主页,2年间132个村免费配备微机并上了宽带网。利用网络资源,为项目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进行网上培训、网上营销。“村通工程”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网上销售了永丰乡优质羊、青龙古佛葡萄、义和天宫海椒等,收入达5600多万元。 四大党建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与创造力。2003年6月以来,全县有20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比增加35%,新增加入党积极分子1700多名,新发展党员717名。2004年1—9月,发展新党员383名,致富能手、业务骨干占98%。其中,农村新党员141人,非公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新党员36名,学生新党员33名。李海高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