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耕海牧渔新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8:24 浙江在线

  随着人们对海洋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我省耕海牧渔数千年的渔业,正在进行着新的变革。

  渔区人从来没有这样清醒、振奋过:只要以更宽更高的视野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跨越,仍可有新的作为。

  实现渔业新跨越,时不我待。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实施后,我省传统渔场大幅缩小;国内外水产品市场筑起重重安全壁垒,加之渔业资源衰退,都迫使我们从粗放经营向精细耕作嬗变,换种方式“吃”海。

  实现渔业新跨越,前景广阔。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源,水产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人类健康营养食品,并将出现全球性短缺。而我省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于是,在现代渔业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我省渔区结构调整一浪高过一浪。

  向远处走——扩大远洋捕捞规模,占据更多公海渔业资源;大力发展深水网箱,使养殖区域不断向外拓展

  李科平是个体加盟远洋捕捞的“老祖宗”。

  这位10年前向别人借钱搞远洋捕捞的“冒险王”,如今已是拥有5艘远洋渔船的“鱿钓大王”。今年来,他的船队已从北太平洋运回2000多吨鱿鱼。前几天他刚向政府部门打了再建2艘鱿钓船的报告,又忙着筹划到南太平洋萨摩亚国考察,准备在那里建捕捞、加工、贸易基地。他办公室的传真机旁,则搁着厚厚一叠冰冻船资料。他说,正准备购买一艘,把远洋捕捞进一步做大。

  类似的好消息也从各地不断传来:在宁波,联合远洋公司成为全国28家重点扶持的远洋渔业企业之一;在舟山,建造超低温金枪鱼钓船项目得到国家批准,今年将打造5艘……

  抓住发达国家逐步退出远洋渔业的机遇,我省不断扩大远洋渔业规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公海渔业资源。目前,全省有400多艘渔船把网撒到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强。

  许多搞养殖的渔民也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水域。前几年滩涂、围塘基本得到开发后,我省的浅海养殖被延伸至负10米等深线,常规网箱大行其道。随后,有人开始在浪大、潮急的外海做起“文章”。

  来到定海长峙岛北侧海域,91只深水网箱挤挤挨挨,蔚为壮观。舟山半岛有限公司的几位渔民正忙着起捕石斑鱼、鲈鱼,准备销往哈尔滨。“这里的鱼全部被批发商包了。”公司负责人老朱说,深水网箱的容积是常规网箱的60倍,不仅产量高,而且鱼儿活动空间大,品质接近野生,价格卖得高。据了解,这里每两天就有1吨鱼“游”上国内外餐桌。

  深水网箱把广袤的浅海唤醒了。几年间,我省已扶持建造1800多只,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占全国的85%。渔业部门负责人说,尽管搞深水网箱养殖的人还不多,但影响很大。我省在负20米等深线以内可供养殖的3600多万亩海域中,目前开发利用仅10%。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更多人搞养殖,我省的水产品产量将成倍增长。

  向深处走——通过深化加工、改造养殖池塘,提高海水产品的附加值、产量和品质

  “大肚皮姑娘难出嫁”——常规网箱养殖的大黄鱼过去因肚子大、脂肪含量高而乏人问津。如今,象山人办酒席却都要点上这道菜。大黄鱼之所以受宠,靠的是脱脂加工“瘦身术”。

  我们来到率先搞脱脂加工的象山县金宏水产有限公司。在加工车间,但见大黄鱼进入装有脂肪酶的流水线半小时后,大量脂肪就被分解出来,鱼儿顿时苗条起来。一时间,脱脂大黄鱼俏销各地,每公斤卖到50元,鲜鱼收购价也从原来的16元涨到30元。各地加工企业纷纷效仿,从而带动渔民大规模养殖,使大黄鱼成了我省最大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大黄鱼“命运”的改变,是水产品精深加工魅力的生动注脚。目前,我省水产品年加工量已达146万多吨,但多是干、腌、冰冻等粗加工,真正精深加工的不足15%。为拉长这条“短腿”,我省着力培育农业龙头,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并鼓励外资和工商资本参与水产品深加工。

  于是,沿海渔区不断冒出强势企业:温州华盛公司把原本沦作鱼粉原料的丁香鱼加工成罐头,“身价”从过去的每公斤几毛钱飙升至百元左右;舟山震洋公司把虾、鱿鱼做成数十个品种,其中单冻虾仁每只卖到0.2美元……

  池塘养殖也要做精深文章。沿海渔区的许多池塘已普遍老化,设施简陋,生产效益下降。为此,我省着手实施“百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工程”,让它们重新“焕发青春”。

  “这里的亩产量比改造前高出50%。”在定海区小沙镇六角跳,渔业干部老袁指着一个个围塘说。行走在这片200多亩的围塘上,我们发现每个围塘都有统一标准:坝宽2米,水深1.5米……今年来舟山已完成标准围塘8000亩,超出全年计划的60%。

  向岸上走——加快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在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促进渔民增收

  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成了渔区干部群众绕不开但又非常棘手的问题。面对渔场缩小、资源衰减,让部分“捕鱼人”转出来是大势所趋;但他们既缺乏就业技能,又缺乏就业空间,转产转业谈何容易!

  然而,也有不少渔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放弃渔船,另谋生路。岱山、象山等地的12位渔老大引进40余只深水网箱,开了我省采用深水网箱养殖名贵鱼类的先河;玉环县坎门镇5位渔民集资兴办水产市场,普陀等地渔民则搞起了休闲旅游……

  走近每一个转产渔民,都有精彩的故事。在去普陀虾峙岛的轮渡上,我们巧遇了渔民林世其。老林退出捕捞后,瞅准了石油紧俏的状况,与另5位转产渔民合伙搞海上运输。眼下,他们已预订了油船,还与各地石油公司联系明年的业务。他告诉我们,市里几家船厂今年业务繁忙,很大一部分是像他一样转产搞运输的渔民下的单。

  近4年来,我省累计淘汰捕捞渔船2700多艘,转移渔民1.4万余人,居全国前茅。

  治标更要治本。一些渔区把目光瞄准了渔民下一代。舟山市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航海初中,600多名在此就读的渔民子女户口迁到定海,还免缴学费、住宿费。毕业后可到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深造,培养成为海员。市长郭剑彪说,这样做,不仅把渔民子弟下海捕捞的路“堵死”,而且为市里发展“海员经济”推波助澜。

  向“绿色”走——3年后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以质量安全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谁如果不重视质量问题,等于砸自己的饭碗!”

  温岭“问题咸鲞”、舟山“氯霉素事件”发生后,渔区水产品安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随着国外技术壁垒的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路采访,我们感受到各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生产基地注册登记管理,无公害基地和示范园区方兴未艾,由市(县)至企业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则已初步构建……

  在定海旭旺水产养殖场,我们发现引进的海水先要到消毒池里消毒,然后用潜水泵抽到围塘里。老板陈文龙说,这样可以杀死海水里的病菌及寄生虫,确保养殖虾质量安全。而在他的办公室,放着厚厚几本“养殖日志”,翻开一看,每天投放饲料、用药记录及水质情况一目了然。

  加工也一丝不苟。到许多企业的生产车间采访,就像进手术室:换白大褂,戴有沿帽,洗手要经七八道程序,干活则要戴橡胶手套……在象山石浦镇东方水产有限公司,我们发现每类产品的加工都实行HACCP管理(食品安全危害点控制),即对每道流程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进行机械化操作。公司负责人说,他们还要对产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人们吃得放心。

  “3年后基本达到水产品无公害生产,这一目标肯定能实现。”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他们的底气来自两件事:欧盟专家先后到杭州、舟山的养殖场和加工企业考察,结果满意而归;去年以来渔业部门抽样检测了1400多个水产品,没发现一例使用违禁药物。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国锋 洪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