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宁一:艾滋病疫苗研究一定会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17:08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11月30日电

  金宁一:艾滋病疫苗研究一定会成功

  记者李亚彪

  “艾滋病疫苗研究一定会成功。”中国艾滋病治疗性疫苗著名研究者金宁一教授如是说。历经十余年,他研究的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已完成了实验室的工作,正积极投入到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今年48岁的金宁一成长在吉林省通化市,是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十一所病毒学研究室主任、全军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技术部“863”计划主题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金宁一参加工作30年,从事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疫苗研究22年。

  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上,目前国外研究方向以预防性疫苗为主。在国内,有几家研究艾滋病预防疫苗的团队,研究进展相当好。

  金宁一说,疫苗分预防疫苗和治疗疫苗,预防疫苗的作用是防止感染病毒,而治疗疫苗的作用,则是诱使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抵抗病毒对人体的损伤,或者增强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抵抗能力,针对的是已经感染病毒的人群。从1985年到1990年前后,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处于慢速增长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目前,艾滋病感染的数量已呈现急速增长、对数增长时期。不但要预防,而且要面对更多HIV感染者的治疗,这就是金宁一搞治疗性疫苗研究的想法。

  用“治疗疫苗”抑制艾滋病毒的新思路,最先由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华裔学者卢威教授提出。其原理是:“既然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免疫功能的丧失,那么只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触发并恢复其自身免疫能力的方法,病情应该可以得到控制。”

  目前,世界上关于艾滋病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方面,金宁一并不落后。

  金宁一的研究团队的特点就是从艾滋病病原研究入手,以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切入点,充分运用现代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和综合知识,从事新型基因工程的研究。金宁一从事的研究从过去的模仿到现在的创新,注重研究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虚心向曾毅院士等艾滋病基因工程预防疫苗研究者们学习和研讨,尽量少走弯路。

  在实验过程中,有一次,金宁一带的一位研究生为了突破一个实验难题,把一个相关联的实验做了一百多次,历时一年,面对一次次的重复实验,这位研究生都哭了,实验最终也取得了成功。有时在工作中,如果研究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就推倒重来,重头开始,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有时连金宁一也感到与学生沟通比较艰难,毕竟多数人开始不理解,有的研究生还要毕业,等着拿成果。当自己的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工作时,才发现这种求实和认真的训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在艾滋病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不仅得益于金宁一扎实、严谨的作风,也得益于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帮助。金宁一刚从日本回来时,在研究中有许多关键性的生化试剂拿不到,一些国内外的朋友或主动、或无偿地提供给他。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上级组织在1996年给他建立了一个耗资34万元的P3级生物安全操作实验室。在资金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863”计划、吉林省科技厅都给他大力的资助。

  金宁一预测,今后中国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有三大优势,一是化学药物,二是中药,三是疫苗,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能力和水平不亚于国外。在世界一些地方,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并不快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分子生物学家、生化学家、免疫学家、病毒学家、临床专家都参与,可整个知识的交融、知识的沉淀都是在自己的圈内进行,往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不能集中合力,重拳出击。

  目前,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工作,并且已经完成了对30只猴子的免疫学实验。这项研究再往下走,还需要突破两个关口:一个是希望相关企业早期介入,尤其需要有胆量、有远见的企业家介入;此外,就是从明年开始进行走向产业化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加快对模拟人体的免疫学实验研究。“我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艾滋病感染者,在这些人尚处于潜伏期,病毒还没有大量存在时,进行早期治疗。一旦成功,这也算是对我们研究团队工作结果的正确的评价。”金宁一说。

  金宁一看到,现在许多群发的艾滋病感染者通过输血渠道感染的比较多,到2010年后,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估计会超过1000万。对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金宁一非常赞成曾毅院士的思路,就是整个社会要对艾滋病重新引起关注,这中间包括政府的倡导、社会教育的普及、医疗事业的积极主动,也包括药厂对医药产品价格的控制,可以使一些人廉价、便宜地应用这些药物。在美国,用于抗艾滋病的药物已由每个人每年5万美元降到2万美元左右。

  离开金宁一办公室时,记者注意到,在他一直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的桌面上,挂的是两个女儿的照片。为了专心从事研究,金宁一把两个女儿放到了通化老家父母那里,曾在报社工作的爱人也为了他的事业放弃了记者职业。“我很爱我的家人,可现在事业让我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一想到成功距离我们是这样近,我就不会再有任何遗憾。”(完)(责任编辑:于卫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