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大学招生拿考试作唯一标准是片面公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14:28 新京报 | ||||||||
作者:薛涌 11月29日,笔者在《新京报》发表《大学应该培养而非招揽运动员》,文章的一些观点受到徐友渔先生的反驳。在《大学招收运动员不能破坏社会公正》(11月30日《新京报》)中,徐先生的基本观点是,大学招收运动员破坏社会公正,指出笔者津津乐道美国经验,与中国的现实条件相距甚远。笔者则以为,“国情”如今已经成了万能胶。你只要一说人家
徐先生说:“高等教育在我国是十分稀缺、引起极大竞争的资源。这种话题在美国不会引起激烈争论,因为美国上大学很容易。”错了。 美国在开始招收大学运动员时,高等教育也很稀缺。同时,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起上个世纪80年代来要普及得多。在稀缺的问题上,中美并非没有可比性。 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徐先生所谓的“公平”问题。徐先生认为,衡量公平的标准,就是考试,还说这和科举传统无关。考试难道真公平吗? 在高考的竞争中,那些富裕家庭的子弟,从小有资源上好学校、请家教,在高考中占明显优势。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在竞争中领先人一步,挣得比那些没有上大学、上不起大学、甚至没有资源准备上大学的人要多得多。而后者却要通过税收等形式,为前者的教育承担部分费用。这叫公平吗? 公平的原则有许多种。 比如,让经济弱势的阶层优先上大学,就是一种公平。让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正常教育、但又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或牺牲的人(比如运动员)上大学,也是一种公平。 大学录取真要公平,就得考虑各种因素。只是守着一个考试,最多只能说是片面的公平。事实上,美国的大学录取,一直就考虑上述多种因素。他们不会拿一个从小上昂贵的私立学校、常青藤盟校的暑期补习班的学生的成绩,和一个根本没有这些机会的学生的成绩相比。 考试这种单一的录取标准,不仅不公平,而且对高等教育本身没有好处。教育不仅仅是个文化课,还是年轻人之间分享人生经验的机会。大学要鼓励走不同生活道路的人在校园里汇合。大学录取,不应该是仅仅把考分高的人挑出来而已,而是要看谁能利用大学这个机会,更充分地开发出自己的潜力,同时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贡献给校园。徐先生说如果运动特长可以代替高考,“那么我们可以举出无限种特长和能力,是在高考项目之外的”。在他看来,以这些特长代替高考是荒唐的。笔者的看法则不同。难道我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校园里领略同学身上的“无限种特长和能力”?有不同特长和能力的孩子聚在一起的大学,要比仅仅是有相同能力的孩子聚在一起的大学,在教育上更有创造性。 遗憾的是,徐先生似乎还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说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为什么不换一种想法呢?刘翔二十出头,已经是一代人的象征,手里不仅握有巨大的经济资源,还有巨大的象征资源。看看施瓦辛格,人家也是个运动明星,已经在统治加州这个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了。如果他不是在美国之外出生,将来很可能当总统。刘翔由于受的教育不多,目前还未必知道如何运用这样的资源。但他作为一个公共人物影响社会的条件都在那里。我要是大学校长,就会在他身上赌一把,让他在我的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为未来更大的成功奠定基础。而他如果真能由此成为更有影响力的人物,不仅社会受益,他可能还会回馈母校,教育的资源就会扩张,就会变得不那么“稀缺。” 笔者并没有像徐先生说的那样,动不动就不遵守规则,用自己的标准来代替。相反,笔者也主张对规则“一边遵守,一边争取修改、完善。” 笔者坚信:高考应该借鉴美国大学录取时的SAT那样的智能测验。分数只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成绩,但绝对不应该是惟一的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