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 让贫穷世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09:54 时代信报 | ||||||||
本报记者专访国内“挑战教育产业化第一人”肖雪慧 信报记者 范时勇/文 肖雪慧像一名斗士,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眼光紧紧盯着这个社会的积弊——从伦理关系到教育大计。2000年, 成都一家书店邀请肖雪慧做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教育产业化问
一场 非理性的狂潮 肖雪慧对教育产业化的批评和剖析始于1999年底。 当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从会上透露出一些风声:在我国,家庭将承担更多的教育经费负担。随后,全国 理论界“配合性”地发出了一系列支持教育产业化的论调。比如,“高中、大学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应该让家庭自行承担” 、“教育是一种产品,要消费这种产品,理所当然应该掏钱”、“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受教育者个人,交学费是私人对自 己所做的教育投资”、“涨学费可以拉动教育消费、拉动内需”等等。 让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9月开学后,从高中到大学的学费全面大幅涨价,各省市、各学校都争相自抬身价,以各 种名目出台涨价标准——“有的,甚至是成倍地增长!” “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把所有本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都推向市场的非理性狂潮恶性发展的结果,当时老百姓 对大幅涨价毫无心理准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肖雪慧至今仍感到痛心疾首。据她介绍,当年,仅成都附近一个小小县级市 德阳,就有20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因凑不出数千元学费而面临弃学的痛苦抉择。“这个靠近大城市、经济并不落后 的地方尚且如此,农村,尤其边远贫困地区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在西南民族学院一隅默默无闻地做着学问的肖雪慧坐不住了,她开始向媒体奋笔疾书,痛陈教育产业化的恶果 。然而,在理论界对教育产业化一片叫好的情况下,肖雪慧的声音自然成了某些人耳中的噪音。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报纸敢发 表她的文章。 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当那股燥热已成为习惯的时候,一些地方媒体陆续发表了肖雪慧的言论,但影响很受局 限。 然而此时,《四川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时,成都一家书店邀请肖雪慧做报告,报告的主题 正是教育产业化问题。《四川青年报》一名记者听完报告后,将肖雪慧的观点写了题为《青年学者“炮轰”产业化》的报道, 发在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结果,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有前瞻性的观点,给报社和记者都惹来了“麻烦”:报社整顿、记者 停职。 “虽然现在有关部门极力否认曾大力推行产业化,但当年这股狂潮,将教育变成了富人才能享受的筵席。”上周六, 肖雪慧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声调依然十分激动:“由于穷人无钱接受教育消费,假如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导致贫穷 的世袭!” 打开 潘多拉的匣子 教育费用的涨价风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对中小学生实行政策性收费和乱收费使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变成要用钱来交换的商品,结果是把一大批儿童排斥在了校门之外,剥夺了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 名不副实。“1999年提出的所谓‘产业化’,只是这种非理性狂潮的延续。” “随着这股狂潮,一些文人配合性地提出产业化的理论,实际是在替相关机构推卸责任。”肖雪慧固执地认为,提出 这些理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学者,因为他们缺乏真正学者必备的诚实和理性。谈起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她也很有看法,认为 他们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缺乏对社会公正的关注。而教育消费的提法是极其荒唐的,本身就暴露了把一切市场化、商品化的 经济学霸权。”她说。 肖雪慧将教育产业化形容为潘多拉的匣子,一打开,释放出了不可救药的贪婪和世界教育史上闻所未闻的教育的深度 腐败:上大学分数不够钱来凑,加收数万元的降分费,还有优先选“热门”专业的“赞助费”……“五花八门、乌烟瘴气。” 没上录取线但家中有钱的考生正好可以去填补那些成绩优秀却因家贫而被迫放弃入学的考生腾出的名额;各专业间, 富裕生可以凭“赞助费”先选“热门”,贫寒者自然大多只有进冷门的份。连没有“产业化”一说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也 不甘寂寞,按非常“产业化”的思路大搞创收。 “把贫困生排斥在学校之外,与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国际潮流逆向而行,不但不人道,而且给社会制造了很多不稳 定的因素”。肖雪慧愤慨地说,“十多年来,排斥底层的倾向贯穿着中国教育的全过程。” 教育 人的基本权利 针对有人提出的“高中、大学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有必要让家长买单”的论调,肖雪慧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违背了 教育的本质。 我国的所谓的产业化,就是把教育商品化,把受教育的机会待价而沽,她说,“这是否定了教育的公共性质。” 肖雪慧认为,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有其传统的基本功能和目标:保存价值、追求真理、传播和发展知识。“无论 教育怎么改革,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她说,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都可以传递和催化人类文化,不仅可以把人 引入文化传统,而且可以通过教育形成人类文化新的因素,因此,“教育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同时,教育使人从简单的动物性生存状态向觉醒的、负责任的生活过渡。任何个体如果没有通过教育获得必要的文化 素养和知识储备,不仅走向未来的道路对他们是封闭的,而且难以作为有责任能力的人立脚社会。所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 本权利。 然而,一些“半吊子经济学家”却提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受教育者个人,交学费是私人为自己所作的教育投资。 对此,肖雪慧质问:“教育是个人对未来的投资,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单纯提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未免不诚实,难道教育不 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 据肖雪慧介绍,二战之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国内几乎一片废墟,这个国家能够在经济上迅速复兴,优先发展教育是 最重要原因之一;“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之说,则表明了美国教育立国这个事实。 “通过教育,个人固然成为了受益者,但国家也为自己培养了高素质的公民、提高了科技实力。而且对于解决社会矛 盾以及人类面临的种种困境来说,发展教育也是最稳妥、最有效的途径。”她分析道。 产业化 不能动摇根本 当年大力提倡教育产业化者,曾搬出了国外一些著名高校的产业化尝试作为依据,对此,肖雪慧不以为然:“美国有 一些大学进行过产业化尝试,但其内涵与国内提倡的教育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而欧洲的大学,一直与市场保持着一定距离, 从未提过产业化。” 据介绍,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工业园,使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把一个昔日只产 水果的园区变成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世界著名的硅谷科学工业园。硅谷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中 心之一,还因其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巨大需要,使全美尖端技术工业中,每5个新的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在硅谷,所以,也为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为核心建立起许多跨学科、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立起与工厂、企业之间进行协 作和科技成果转让的横向联系,形成在全美科技实力雄厚、经济潜力巨大的波士顿中心。 然而,这种尝试是在坚守大学作为保存、发展、传播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的公共机构这一根本前提下拓展大学的社会 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和提高所在地区声望作贡献。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杰罗姆·B·威斯纳在就职演说中对师生 们说:我们走到一起,是为了扩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因此,不能允许任何主义、任何正统观念、任何清规戒律和政治狂热使 我们离开这个目标。“毫无疑问,这个不可动摇的目标是非经济、非产业化的。”肖雪慧说。 支出 严重缺乏监控 “教育是一项昂贵的事业,是国家对未来的投资,不是给老百姓的恩惠。”肖雪慧认为,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是 “人一生的通行证,不可以商品化。” 不管是义务教育或非义务教育,都应该由国家财政支持。非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可以让家庭适当承担,但一定要考虑国 民的普遍承受能力,她特别强调,“是大众、而不是少数人的承受能力。” 肖雪慧指出,实际上,在中国现行税制下,公民已经为教育付了费。 我国工资制度虽几经改革但仍属低工资制,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中被预先提取了比例很高的隐形税收,其他各行业的 人也不断被课以名目繁多的费和税。更重要的是,人们已专门缴纳了教育税,每个城市在职人员每月都按工资比例扣除了教育 税,农村人口也年年上缴了教育费附加。“在这种情况下将教育推给家庭,很不公平。” 更何况,在我国低得不成样子的“脱贫”标准下,仍然有数千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按某些“文人”别出心裁的说法 :家长有供孩子上学的义务。那么,出生在这些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家庭中的孩子,岂不命中注定了没有未来!? 在肖雪慧看来,用所谓教育成本为高收费辩护,无视了一些重要事实,其中之一,“大量的腐败性支出把中国教育的 成本抬得很高”。 “大学的支出严重缺乏监控和审计。”据曾经身为大学老师的肖雪慧透露,在大学中,通过大量金钱的疏通以获得硕 士点、博士点等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甚至花大把的钱“打捞”罪犯,免得拔出萝卜带出泥。“触目惊心!”她用这个词来形容 大学的腐败。 教育成本虚高不仅因为大量的腐败性支出,同时,大学的行政机构过于庞大,不仅政出多门,不断制造出“工作”骚 扰教师,干扰教学,而且增加了教育的费用。 “腐败性支出和庞大的行政机构使教育成本成为一个无底洞。由于这些原因大大抬高了的教育成本,要学生买单是不 公正的。”她说。 关于教育产业化,正如肖雪慧两篇文章的标题: 教育与权利! 有必要从根本上检讨的教育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