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南时报:上海市取消重点中学的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12:39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鄢烈山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所有的重点高中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消息简短,不能满足我的探究需要。我注意到“将”、“逐步”、“淡出”几个关键词。何以不能立即抹平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呢?是怕财政拨款的倾斜政策断然改变,会使重点中学因办学经费、教师工资下一个“陡坎”而难以接受吗?“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如果真正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即从强调教育的优势资源向重点中学集中,改为由各校“自下而上”地进行教育创新、制度创新,那么,就不是“取而代之”的承袭关系,而应是中学教育资源在“平权”基础上的自由竞赛。倘若真想各个中学在同一起点上竞争,倒是应对原非重点中学在一定的时段内给予优待,给它们一次性多拨点款,调配几名优秀教师。

  取消重点中学是实行教育“平权”的需要。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两大痼疾,第一个是行政性垄断和行政化管理,第二个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有显性的向“挂牌”的重点学校的倾斜,也有隐性的“只做不说”地向一些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首脑机关所在城市的倾斜。这些做法有两个历史渊源及相对的历史合理性。(从红军时期开始,办保育院和学校供领导干部子女上学,乃至保送一些孩子留苏,这是必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嘛;党和军队的骨干不能没有后代吧。建国初,革命功臣的子女在教育上享受某种优待,是补偿,也合乎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但这种教育资源向首脑机关所在地(乃至某一特定街区)的幼儿园、学校倾斜的政策长期沿袭下来就不合理了,成了搞特权。另一个渊源是,在国力严重不足时,国家要实行“赶超”战略,就像“困难时期”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一样,有必要在抓扫盲识字等平民教育的同时,集中财力办重点学校,为国家培养一批精英。可是,如今,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府早就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并且立了法,甚至大学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在这种情境中,依然坚持过分不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不可容忍的。

  不必等到知识经济时代,才认识到教育平权对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价值。中国人最足以自豪的是,早就发明了科举制度,使下层出身的人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这个“中国梦”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上“超稳定”结构的重要支柱。青年毛泽东早在1919年就在《民众大联合(一)》中指出,决定人们阶级分野的“第一是知识,第二是金钱,第三是武力”。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对他的社会地位有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要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稳定,尽可能平等地让每个人分享受教育的机会是最重要的途径。

  可是,当下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太过分了,某些方面还有加剧之势。家长不惜代价地“择校”,不就是想让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吗?办什么“重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正是教育不公的“载体”之一。由此导致了“教育腐败”和民怨载道。

  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有篇《探析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级差》的调查性报道,说的是四川省凉山的昭觉县,“和同处一个县城的民族中学比,昭觉中学在‘天上’;和外面的学校比,昭觉中学在‘地上’。师资和生源就随着这一级级教育落差逐级往高处流……”这样的现实令人痛心,不该是我们这个飘着社会主义旗帜的国家应有的现象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