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郎咸平缺位年度经济人物的遗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14:41 新京报 | ||||||||
作者:乔新生 12月2日,“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新鲜出炉。与以往相比,除了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其他候选人都是企业家,没有出现学者的名字。
就在这个名单公布时,一些不祥的消息也随之传出:在香港,创维董事长黄宏生涉嫌与另一名执行董事非法套取公司资金被起诉;在山东,企业家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廷江的下属在机场对空警大打出手;在新加坡,中国的上市公司因不当经营行为而面临巨额亏损。 当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有个别企业家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但仔细度量这些企业家时,又不能不怀疑,在他们辉煌的背后,是不是也隐含着潜在的危机?如果说企业是经济的发动机,企业家就是中国经济发动机的操作手。面对日渐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不断扩张的企业组织,这些操作手能否胜任工作? 今年,郎咸平教授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家资本重组背后的疑点。随之而来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公众对企业家的殷切期待。但不幸的是,这场讨论依然给公众留下了无限的疑问。比如,我们能信得过头戴光环的企业家吗?在国外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时,我们的某些企业家又在干什么呢?这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群体,好像又是一个夹杂着几分失望的部落。 谁来提醒他们呢?或者,换个角度看,谁来代表公众评点这些掌握着最重要社会资源的公众人物呢? 我们学会了通过企业组织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值,但我们没有看到企业组织只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土壤,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照。当我们将聚光灯打在这些财富创造者身上时,我们可能忘记了正是郎咸平这样的学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公众去质疑企业的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批判的精神,这个社会就可能会在温柔敦厚的环境中停滞不前;一个企业如果缺少啄木鸟,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病虫害的袭击。因此,包括郎咸平在内的学者缺场,让我们看到了兴盛中的危机。我们的时代不能成为拒绝批评的时代,因为一旦如此,在一片繁华的背后,将是整个社会的特殊失语。 揭开公司的面纱,是公司法中特殊的法律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某些企业家在某些时候,也需要被揭开蒙在头上的面纱。因此,我们需要郎咸平等敢于揭开企业家面纱的学者,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中,是一种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