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08:49 解放日报

  时至年终,从各方面经济数据看,我国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结构性的调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采取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措施。但是,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结构调整不搞“一刀切”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这一轮宏观调控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坚持从实际出发,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大力支持,决不搞一刀切。

  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同时,中央还注意调控力度、时机和节奏的把握,重点强化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行业,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水利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产业来看,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从行业来看,即便是对钢铁、水泥等过度投资的行业,也不搞“一刀切”。“压”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品和落后的工艺设备;“保”的是那些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

  谋求既快又好的发展

  事实上,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不是单纯为了控制总量,而是为了调整结构;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既快又好地发展。

  面对过快增长的投资,必须控制总量。中央及时采取严把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与总量控制相比,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其中既包括了产业结构调整,也包括地区结构调整,对农业和粮食生产,以及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给予重点支持。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地区差别,在控制投资总规模的同时,重点向中、西部倾斜,西部地区开工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达800亿元。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正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大好时机。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二、三产业发展明显不协调,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建筑业增长过快,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结构也不合理,在主要工业品中,我国80%以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但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

  当前,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尤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升级;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的组织结构;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更多地发展直接融资;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鼓励和引导合理消费。

  (据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贺劲松 齐中熙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