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算算豪宅的“性价比”就一目了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0:01 沈阳今报

  鲁宁本月6日,一家名为世界地产研究院(听起来牌子很响亮)的组织发布了“2004年中国十大超级豪宅排行榜”。单栋售价最高达1.3亿元人民币(单栋占地20亩)的上海紫园别墅荣登中国第一豪宅“光荣榜”。

  可是,这大概只是豪宅主人的“光荣”,而不是上海的光荣乃至中国的光荣。

  我买不起豪宅,但我不犯酸。就这宗新闻,我之所以持上述“光荣观”,是基于我对国情的一般了解,及对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忧虑。

  忧虑中,好在尚有“知音”存在。12月7日,良知尚存的《中国青年报》以此宗新闻为由头,推出整版特别报道,追问“中国该不该有这么多豪宅”?我想就《中国青年报》的广大读者,直至有幸从网上读到报道的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高度一致的。

  “特别报道”除了两篇“本报记者”稿,两篇“链接”,还刊登一篇“专家态度”和两篇“地产巨头看豪宅”的专访。我的读后感是,“本报记者”的价值判断与《中国青年报》历来坚持的基本价值立场吻合。专家态度——“豪宅评选会加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感”,我持完全赞同意见。就两位地产巨头(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发言,我忍不住要唠叨几句:

  对潘石屹持有“我对目前的贫富差距感到忧虑”的立场我表示肯定。但是,他是用商人的语言就此发表看法的。这不怪他,因为他就是个商人,且还是商人中的“巨头”……

  对任志强关于“穷人应希望富人多去买豪宅”的结论,单从纯经济学语境下的经济发展规律看,也是对的。因为任先生的结论建立于消费拉动供给,供给反过来刺激消费的经济循环过程。过程本身,则创造就业岗位和税收。建立于上述认知逻辑,豪宅消费越旺,相应的税收就越多,政府扶贫济困的财力也相应得到增加,导致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跟着提升,如此一来,且不说穷人是否一定就买得起一般商品房,但穷人的生活遇境是会有所改善的。

  问题是,就中国而言,用纯经济学学理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行不通,用纯经济学语言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不但行不通,还使不得,否则,得出的结论常常南辕北辙。我一直坚持,分析、把脉中国的经济社会现象,非用“政治经济学”不可。何至此?国情使然也!由此,任志强先生看似准确的结论存在着明显的“谬误”。

  讨论“谬误”成立,可从多个宏观角度切入,甚至可以把观点写得很“愤青”。于本文,我只想从土地利用的“性价比”切入。

  前不久我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调研采访两月余,园区一幢2000平方米的孵化楼内入驻着“盛大网络”,就是这家公司,今年前9个月上缴的税收已超过1亿人民币。而且,一般情况下,只要这家公司的经营不出现大闪失,税源是有保障的。也即,区区一亩的占地,可为国家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当然,一幢动辄占地数亩甚至数十亩的豪宅,从建造到出售确也生产了 G DP,但这种产出是“一次性”的。

  接下来,它虽说每年可能产生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物业费(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税收),但就国家和社会,它终究是“大投入”获取“小产出”,说客气点叫土地利用的“性价比”实在太低,说刻薄些是在“糟蹋”土地资源!何况,中国的人均耕地是多少,人家美国又是多少?咋就能以美国作为说事的“榜样”呢?所以,疯狂的“豪宅热”无疑是卯吃寅粮的又一例证。

  当然,面对豪宅热背后的各方“利益冲动”甚至是“利益疯狂”,我所说的无非是“对牛弹琴”。是公民的责任感使我不吐不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