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之争可上溯至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6:53 时代信报 | ||||||||
双城之争可上溯至唐 “成渝两地事,了而未了,结果不了了之。”谈到成渝两城的渊源,重庆市散文学会秘书长,著名散文家张于对记者如是说。
自古巴渝千里同风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两个城市渊源有成都与重庆这样深,张于说:“自古巴渝千里同风。”说四川话,吃川菜,听川戏……自古以来,重庆与成都就血脉相连,从“巴蜀”的称谓即可见一斑。 平原与码头 成渝两城各自文化的演绎,又为各自的城市打上了各自的文化色彩。 “成都在水”是古代对成都城市形成的一个说法。成都位于岷江边,因为有水而物产富饶,随着人们渐渐的聚集因而“成都”(成为一个都市)。 相传后蜀蜀王在成都城墙外到处种植芙蓉,因而称后蜀为“芙蓉国”,成都也被称之为“蓉城”。 张于说:“带着这两个雅致的传说,成都形成了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城市特色。” 在成都,古卧龙祠、飞龙巷、九眼桥等文化地名凸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 而重庆是码头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有别与成都的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悠闲盆地生活,重庆依托于高山、大河形成。其地域名称多为:滩、岩、岗、沱、口等,无不显现出重庆的码头特征。而重庆的码头文化更显现出其包容性、流动性。 蜀出相 巴出将 重庆工商大学巴渝文化研究所所长熊笃教授认为,成都人的先祖是羌族的一支,而重庆人则是巴人的后裔,自古巴人勇武,是蜀出武将的主要原因。 同时,不同的文化,也形成了成渝两地人的不同性格。 张于也认为,成都人因生活富足而性格闲适,他们大多喜欢茶馆、麻将。而成都人的细致也通过饮食表现出来:重庆的肚子鸡、辣子鸡、芋儿鸡,到成都后均被发扬光大,在吃法上极尽细致,成都人像做文化产业一样,将饮食也做得意味深长。 重庆人性格梗直,俗话说“操码头”,凭的是梗直,讲义气。重庆人敢说敢做,敢冲敢打,所以现在重庆人喜欢提“虚劲”。 因为性格不同,自古以来,蜀出文豪,例如“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巴金、郭沫若…… 巴出武将:巴曼子、梁红玉、张嶷、刘伯承…… 两地之争渊源已久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蓝勇介绍说,成渝之争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代。早在唐时,川西地区开发较早,而川东开发较晚,这时川东、西就处于一种对抗。 明清时期,川东开发较快,特别是清末以及建国以前,重庆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比成都发展快。 而20世纪50年代四川建省,省会为成都,因此在近几十年,四川又强于重庆。 直辖后,重庆的发展速度又超过了成都。 “政治中心的内聚力是很强的,”蓝勇说:“所有城市都是这样,这是个普遍规律。”因此,在这种政治中心的不断更替中,重庆与成都总在暗暗较劲。 成都和重庆总喜欢拿己之长,比对方之短,自然争论不断。 足球是个“载体” 当重庆属于四川省时,重庆的球迷总在为当时的全兴队加油,那种激动与成都球迷不相上下;而当重庆有了自己的球队时,相互的诋毁、漫骂由此开始。 这种对抗,便是成渝微妙关系的缩影。 “成渝两城之间,不可能是枪炮的对垒,而是某种情结上的对抗。”张于说。 散打评书家李伯清当年来渝,走到川渝交界地隆昌曾下车跪拜成渝两地,那种“爱之深,恨之切”的情感,或许只有李先生自己感触最多。 无独有偶,重庆艺人仇小豹也从重庆到成都发展。 “这种相互的吸纳力源自于文化的排斥力,”张于说:“正因为有排斥,所以相互有吸纳力。” 在成渝高速路上,内江段由于长期发生交通事故而被称之为“魔鬼路段”,原因是川渝两地各自修的路在此交接,重庆修的路宽而直,成都修的路窄而弯,由此交界的同时,道路将延伸到另一个风格迥异的地域,在这个交界,成渝两地风格和渊源尽现。(信报记者 杨 冰\文)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