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咋有这么多出走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4:2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这两天来,我们一直和3名失踪孩子的家长寻找着孩子的下落,尽管读者提供的线索都与这3人不一样,但让我们吃惊的是,怎么有那么多同样离家出走的孩子流浪在外,与此同时,本报多次接到有关中学生离校、离家出走的热线反映。在小月、小丽和小鑫家长在焦急寻找自己孩子的同时,还有很多家长也正在苦苦寻找着自己失踪多日的孩子。

  “哎,不是我的孩子!”每一次充满期望的探寻,结果都是巨大的失望———他们是
失踪的别人的孩子。然而令记者惊讶的是:这些可都是离校(家)出走的孩子呀?他(她)们怎么会这样的多呢?

  前日晚上,在乐山市阿伦故事酒吧,在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酒吧里,当记者和几位家长与几个离校少年的目光碰撞在一起的刹那,几位少年无法掩饰内心的惶恐。

  “小同学,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当记者用关切的语气问询他们时,这几个少年一个个赓即把头埋得低低的,似乎犯下了什么大错。老板说,这几个孩子曾向他说过这样的心理话:“他们是出来闯江湖的,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到学校里去了!”

  在成都小龙桥、新鸿路、新华公园一带,在群众反映几个失踪少年曾经出现的广汉市和资阳市平南路某理发店,记者同样发现了离家出走的少年。

  专家点穴

  孩子出走捅到了教育的痛处

  成都市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一民、澄清认为:学生内心原本潜伏的困扰与堆积的压力,在新近发生的事成为导火线点燃后,容易采取离家出走的行为。

  从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孩子受到的关爱保护过多,缺乏对挫折的客观认识与积极应对能力,遇到痛苦容易选择逃避、退缩(如离家出走、自杀)或攻击。

  从学校、家庭来讲:应试教育环境使家长、教师过度、片面地强调学业,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问题与人格成长的关注。

  从社会环境来说:人们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青年人在明星效应等影响下所致的浮燥心理;逃避责任与贪恋享受的影响。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