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铁致富神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10:31 南方周末 | ||||||||
任何一个来到马鹿箐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村民们谈论的每一个话题,几乎都跟偷铁有关。这里流传着太多的偷铁故事,偷铁造就了一条黑色的生态链,也造就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山村富翁。
早先,村民们偷铁各自为政,每个人能搬走的钢铁有限。发展到后来,形成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一伙的团伙合作。一伙人合力,可以搬动数百公斤重的大块钢铁。 在爆破坑出没的女人,目前大致有5伙,其中最厉害的当数朱坤芬姐妹那一伙,共7人,以人数众多、身强力壮著称,能一次搬动300公斤钢铁;而长期在落锤坑出没的女人团伙,则以朱德美一伙5人最厉害,以偷铁时间长、下手狠著称。 这些团伙配备了手机,用于联络、通风报信及指挥行动。一旦遇上女人抬不动、搬不走的大块钢铁,女人们会打电话叫男人们出来帮忙。朱坤芬一伙还形成了严密的分工合作网,她们派有专人到爆破坑或者落锤坑,事先在铁堆中探查作记号,作了记号的都是重量合适、形状规则易抬的铁。这个负责作记号的女人和爆破坑的看守混得很熟,不会受到阻拦,这样,她们搬动起来就会容易一点。 但是,若要搬出爆破坑或者落锤坑,她们还需要过联防队、攀钢保卫处两关。一般的方式是,她们会出份子“孝敬”,做一次每个人出10元钱,人少就凑30元到50元不等。而“铁道游击队”则需要“买时段”;钢铁被扒拉下来后,虽然偷铁的人太多,抓不胜抓,但是守卫们可以做到将“游击队员”们赶开,将扒拉下来的铁收回去。所以,“铁道游击队”需要一次出300到500元买通守卫,守卫们可以给“铁道游击队”15到20分钟的时间。 偷铁者还需要支付的第二笔开支是运输费用。偷来的铁需要运出去,于是村里有人专门买车做运输。他们将面包车后排座位全部卸下,一次可装两吨左右的铁。车主向偷铁者收取每公斤3毛的费用,由结成伙的偷铁者均摊。鼎盛的时候,密地村4社共有20辆面包车在从事偷铁运输,因为一些车主的关系不到位,到今天只剩下5两车。经记者调查,这些车是:涂其贵家,牌号为川D36258、云P17369两辆面包车;苗勇家,牌号为川D35784、川D35105两辆面包车;宋华银家,牌号为川D27417的面包车一辆。宋华银曾因偷铁坐了两年牢,出狱后重操旧业,似有做大之势。 知情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车每晚平均收入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车主们需要有良好的关系,并且,每个月需向一些有关人员孝敬2000元到数千元不等。 但车主有时也会遇到车辆途中被扣的风险,尽管一般都能通过关系取回,可有时也会被罚款,或者钢铁被没收。碰到此事,车主和偷铁者达成的默契是,共同承担损失,车主相对来说承担的要多一些。 那么,偷铁者一个晚上能“赚”多少钱?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有一次,5个村民一个晚上每人分到7000元;2004年4月,三个村民偷了一晚,每个人分到近万元。 在马鹿箐这样一个土地少又缺水的小山村,村民们却出人意料地富裕:村里最穷的人家也有数万元的存款,2000年后,这个村新建房屋如雨后春笋,每家的楼房都有两三层,装饰漂亮气派。据调查,这些房屋的造价至少在十万到数十万元之间。 偷铁给密地村4社村民带来了许多致富神话。拥有两辆车的涂其贵家,如今拥有数处房产,家里还新添了一辆最新款的三菱越野车,停在山腰上,亮晃晃地格外抢眼。朱坤芬家以前是土墙房,靠种菜卖,日子非常艰难,偷铁后,短短一两年,在一所学校里花钱买了一幢房子,又另修了一幢一楼一底的房子,连同装修花了20万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攀钢资产的大量流失。一位知情人算了一笔账:每天爆破坑、落锤坑、原料库流失的钢铁少则50吨,多则100多吨。以废品收购站的价格,生铁每吨1500元,渣铁每吨800元,中波铁每吨1700元,熟铁每吨最高2500元,以此为基准,这三个地方每年的损失都有数千万元之巨。 “小巫”与“大巫” 但是,这些偷铁而致富的村民,相比另一种人,只能算小偷小摸。 银江乡一位前任乡长在山腰上开了两个钢铁加工厂,生产钢筋和铁丝,用的原料都是原料库里的成品钢铁。 这位前乡长的卡车去原料库拉钢铁,会将水箱加满,然后过磅,等过完后将水放掉,这样就可以多装500公斤左右的铁,回头再过磅检查,然后又回头采取“二次装铁”的办法,即买通守卫和工人,在卡车上多装几吨铁,这样,只花2吨的原料钱,可以得到8吨左右的原料。前乡长的卡车至少一星期装一次,有人细算了一下,他每年从攀钢掏走的钱在百万之巨。 这位前任乡长去年收手,将两个厂转包给别人。他家在马鹿箐可算是首富,有5幢五六层的大房产,其中好多房屋是用来出租的,而租住者,也多半是偷铁的职工家属以及外来的偷铁者。 另外一种,则来自攀钢内部。 11月23日下午,那辆牌号为川D35784的面包车装上偷来的铁后,经过厂区大门岗向外驶去,记者弄了一辆车紧随其后,大约行驶20公里后,面包车开进攀枝花市西区新庄一家收购站,这家收购站的名称是“攀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新庄收购站”。20分钟后,面包车空车往回开。 经知情人辨认,这家收购站目前是马鹿箐偷铁的主要销售点,通过这个点,这些铁将流向一些小型的钢铁加工厂。知情人透露,收购站老板与攀钢的一些人有密切关系。但记者后来跟攀钢集团求证,无果。 在密地大桥桥头,一家不起眼的建筑前,有三个紧闭的卷帘门。去年年底之前,这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收购站。密地村4社参与偷铁的村民说,该收购站的老板此前是攀钢保卫处的一名科长。曾经,村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将偷来的铁卖给这个收购站,虽然不情愿,因为它的收购价比别处要低得多,但是村民们得罪不起:如果不把偷来的铁卖到这里,那运送偷铁的车不但出不了门,还会被没收、罚款;而卖到这里,虽然价格低一些,却有安全保障,即使路上车被扣了,收购站还会帮着把车取回来。 攀枝花市委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大企业比,攀钢周围的“铁耗子”已经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据政法部门多年掌握的情况,攀钢确实存在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现象,而地下收购站则从市场上保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自去年下半年来,攀枝花市政府借综合整顿之机,将分布在攀钢周边的40多家收购站关闭、迁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