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观察:景观整治慢工出细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13:4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郭蝈 这几年,从官方到民间,都爱拿广州珠江与巴黎塞纳河对比。因此,前晚市长张广宁提出“明年底完成两岸景观整治”,马上就触动不少人士的“文化神经”。 论家常诟病:珠江空有灯红酒绿,但与塞纳河的文化风情比起来,简直“寒碜”。塞
这些批评,都是事实。但珠江与塞纳河,到底有多少可比性,笔者一直怀疑。“商业味”肯定不好,然而到底怎样才算“文化味”,恐怕连专家也人言人殊。若一味“复古”,只会落得“造作”。而某些“问题景观”,积淀一段岁月,说不定也成为一种“文化”。 事实上,这几年,珠江的“文化味”是一点点浓起来的。比如,拆掉了所有霓虹广告,江景一线停建高层住宅,还有中大北门、大元帅府以及众多码头的改造等等,都可圈可点。 接下来的全线整治,“铜臭”务去,还须防浮浅。主事者不必急着新建什么、拆掉哪里,倒是不妨想想,该把什么优先保留下来。比如芳村、海珠,已计划保护一些其貌不扬的老旧仓库,修缮为“码头风情会所”,思路对头。主事者还应考虑,是否要有一个更周详的“景观规划”。现在一些城市连基本色调也讲规划,廿公里珠江景观,如何体现“视觉节奏”、如何避免建筑冲突、该用泛光灯还是内透光等等,都宜统筹考虑。 从这个角度说,笔者倒觉得,偌大的景观工程,不一定要赶在某个时间前完成。所谓“慢工出细活”,韵味的东西急不来。而且,整治景观,又不是解决塞车停水,似火烧眉毛。 最后提一点小建议:今后除了“珠江夜游”,可否恢复一些“疍家”小艇,船户如昔起居,游人登艇把盏。这,大概也是一种风情,花几千万元也买不到。 (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