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沙颍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16:30 法制早报 | ||||||||
从摄影到揭黑,爱好与勇气的对接 从环保到救助,激情到无奈的嬗变 □文/本报记者侯兆晓 记者手记
今年,黄河历史上第一次源头断流,震惊了海内外。 实际上,淮河流域的污染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治理淮河污染花去大量财力人力,仅两个五年计划就投入了人民币600亿,至今成效甚微。 来北京接受第六届杜邦杯环境好新闻一等奖的霍岱珊,心却一直悬在沙颍河边,他特别想到黄孟营村去看一看,是否 有人死亡了?是否又有人患病了? 坐火车回河南的路上,他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自己用镜头去纪录淮河流域的污染,是为了大河两岸人们生 存的希望,为了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彻底治理好淮河,但现在得了奖,一切仍没有改变。 1997年底,霍岱珊毅然辞去了周口日报摄影记者的职务,与中国环境报联系,以报社委托的身份,开始了“淮河 流域生态环境摄影考察”行动,来证实“97达标”并没有实现,他希望通过自己镜头的记录能够让地方政府重视淮河的污染 ,做出一些力度大的决策。 霍岱珊用手中的相机叩问中国环保制度和国人的精神疾患。 老霍选择了一条另类的生命跋涉,好像屠格涅夫的《门槛》,他今后的路将充满艰难。 霍岱珊语录 ●水污染来了,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环境污染对农民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来说,接不接受由不得你做主。少数企业 盈利,大多数百姓得病,地方经济发展了,当官的升迁了,老百姓得病升天了,这非常不公平。 ●作为治理污染的第三种力量,本着“关注、参与、改变”的宗旨,我认为,一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把焦点落实到 每一个排污口,实行公众监督的实时监控,打破属地局限,树立流域观念,使监控散点分布,覆盖整个流域,形成网络全面治 理。二是张扬法制。打掉地方保护的伞盖,用法律法规来制约违法排放的企业。 一段难忘的时光 回忆起小时候的沙颍河,霍岱珊的脸上充满着向往和眷恋。那个时候,沙颍河清澈见底,孩子们经常在河里捕鱼嬉戏 。 在霍岱珊的印象里,沙颍河的水是最甜的。那时,专门有一种职业:担水卖。作为社交场合的茶馆用的都是沙颍河的 水,槐店镇的老人去世时,惟一的愿望就是喝一口沙颍河的水。 站在河边,霍岱珊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就是《我的祖国》,后经考证,“一条大河”指的就是淮河。沙颍河是淮河最大 的支流,全长614公里,覆盖河南大部分土地,占淮河流水量的一半以上,在安徽的正阳关入淮。 沙颍河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交通的便利,家家户户因这条河而编织着欢乐、富足、美丽的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沙颍河岸边的人们干劲十足地开始兴修水利。一条条干渠、支渠、斗渠、毛渠像血管一样延伸 到老乡们的田间地头,自流灌溉的辉煌出现在七十年代,粮食亩产达到500斤,上了“纲要”。 便利的水利条件让当地人看到了希望。然而好景不长,八十年代以后,水质开始变坏,引来的水已经不是过去的水了 。汽油味、药味等奇怪的味道开始出现,河水由灰色慢慢地变成1987年的黑色,河里开始漂着死鱼,很多人不用网,只是 用瓢、笊篱、筐就可以捉到很多鱼。 1972年的河南省沈丘县仅有12名癌症患者,占当地人口的十万分之一,那时医院根本没有肿瘤病专科。然而, 九十年代初期,某些2000多人的村庄每年有二十多人死于癌症,死亡率竟达到百分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搞摄影创作来到沙颍河边的霍岱珊已经拍不到好的景色,拍到的全是黑色的污染团、黑色的干 渠和坑塘、枯死的树。 直到1994年,一次大的生态灾难发生了,黑色污染团让淮河沿岸陷入了恐慌当中。阜阳、蚌埠一些城市的自来水 都是臭的,喝水要凭票供应,当地人们的第一需要就是找水。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随后就有了“97达标行动”。 一次作秀的达标 1997年排放达标、2000年水质变清,国家对淮河的重视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霍岱珊的哥哥说,你也不用再去拍污染的片子了,专心干其他事情吧。 1997年底至1998年初,“97达标”通过了,具体体现在:电视画面上出现了“打上活鱼来”的场面,莲花 集团的老总李怀清从排污口处,舀起水就喝,这就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阳文章中提到的“喝水事件”。 经过调查,霍岱珊发现,活鱼是在领导、媒体到来之前,投放到河里去的,电视镜头拍摄到的仅仅是“捞鱼”的场面 ,并没有拍到“放鱼”的场面。而 “喝水事件”则是将深层地下的水抽出来,在检查到来时,再排到排污口处,这种水是可 以放心喝的。 就在地方政府为庆祝通过“97达标”时,时任周口日报摄影记者的霍岱珊却拍到了鱼的死亡线。三条由死鱼尸体组 成的绵长的银白色的链条让霍岱珊觉得手中的镜头不能放下。 同时,为了淮河,霍岱珊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需要全身心的投入。1997年底,他毅然辞去了周口日报 摄影记者的职务,与中国环境报联系,以报社委托的身份,开始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摄影考察”行动,来证实“97达标” 并没有实现,他希望通过自己镜头的记录能够让地方政府重视淮河的污染,做出一些力度大的决策。 在做了一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之后,1998年3月18日,霍岱珊只身踏上了从源头到河口的考察之路。 其实早在霍岱珊之前,已经有两代人为淮河开始担忧。 第一代人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干部,他们取水样、写意见、贴标语、揭真相,一位老干部感叹说:“我们没有倒在 日本鬼子的刺刀下,今天却要倒在被污染的环境中。” 第二代人是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干部们,但是因为阻力太大就放弃了。 第三代人,就是霍岱珊。 真正促使霍岱珊走上保卫淮河之路的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对“97达标”真相的了解,以及同 学槐店镇镇长之死。 “好汉不抵水污染”,他的同学死于食道癌,就水污染的事情敢和有关部门面对面地干,每次开会,不让他发言,就 退席。老百姓掂着一坛子污水来反映情况,让他现在就喝,他端起来就喝。每次下去了解民情,老百姓让他尝尝这里的水,他 绝不推辞。就这样,这位体壮如牛的汉子得了癌症,霍岱珊去看他时,人已经瘦得认不出来了,他拉着霍岱珊的手说:“我相 信你能做好这件事,坚持住。” 一场揪心的调查 刚开始走访时,霍岱珊遇到了很多村民想采取过激的做法解决问题。 针对这种一触即发的局面,霍岱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这样做不是保护环境,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可行的 、非暴力、合法的活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才叫“绿色环保”。 在调查中,霍岱珊发现劣五类水质的沙颍河是淮河污染的晴雨表,不根治沙颍河,就不能根治淮河。而在沙颍河边上 的莲花味精集团占淮河污水排放总量的70%。于是霍岱珊将调查的重点放在沙颍河上。 霍岱珊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污染带来的损害触目惊心: 镜头一:河边的生态已经崩溃了,以前“人未到、蛙先跳”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已经有几年的时间见不到土生土长 的青蛙了,有人将外地的小蝌蚪捉来五毛钱一只卖给小孩子们玩; 镜头二:河边中学和小学的孩子们带着墨镜和口罩在上课,学生们的眼睛被熏肿了,看不清路,家长只好领着他们去 上学; 镜头三:“97达标”以后,麻雀竟然飞不过只有几百米宽的河面,飞到河流的上空,因窒息纷纷像中弹一样掉到河 里去;大闸公园里的十几只猴子眼睛被熏瞎;四名开闸放水的工人被污水熏得窒息倒地; 镜头四:黄孟营村有了一个可怕的名字“癌症村”,1990年至今,该村已经有114人死于癌症。霍岱珊最怕到 这个村子里去,因为只要过一段时间再去,以前认识得患病者去世了,新的患病者增加了;刚出生不久的王瑞雪肚子上就挨了 一刀,肝癌在娘胎里时就有了,在爷爷奶奶的癌症去世以后的一年里,父亲母亲也被癌症夺取了生命,小瑞雪成了孤儿。 …… 开始霍岱珊认为黄孟营村只是个别现象,但是,通过对河边的多个村子的走访,霍岱珊得出了一个结论:凡是离河水 近的、与河水关系密切的村子,必然是癌症高发的村子。 河南省沈丘县北郊乡东孙楼村村民王子清的哥哥、弟弟、婶婶和叔叔都死于食道癌。“真的不愿意提这事,一提就心 酸,”王子清一边抹着泪水,一边说:“我们这个100多人的大家族,有30人左右是死于消化系统癌症。 而在沈丘县周营乡孟寨村,近10年来,村民患食道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死亡98人,仅今年上半年已死亡 肿瘤病患者9人;新发现的肿瘤病患者6人;村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300多人,村民常年拉肚子的占80%以上。 每次走进或者离开这些村子,霍岱珊被患病村民的那种不想死、不能生的眼神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他不只一次地在拷 问自己:沙颍河两岸的百姓们何时才能摆脱“因水得病、因病返贫、贫病交加”的困境? 几年来,霍岱珊花掉了自己十几万的积蓄,老伴曾经向他摊过牌:再这样下去,日子实在没法过了。然而,倔强的霍 岱珊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地调整、感染着自己的家人,最终家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开始全力支持举步维艰的霍 岱珊。 现在的霍岱珊几乎已经是家徒四壁,坐在他没有暖气的家里采访,记者后背的凉意阵阵袭来。霍岱珊却认为自己现在 与那些癌症患者相比,简直生活在天堂里。 折磨霍岱珊意志的不仅仅是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当地政府也一二再、再而三地从各个方面开始调查他,是不是有精 神病?调查时是不是索要财物?有没有受过处分? 采访中,一位村支书说:“老霍这个人喝水自备,吃饭就是方便面,走路用的是自行车,从来都是工作第一。” 令霍岱珊欣慰的是,今年9月份,亚洲博爱救助基金会开始与他合作搞水过滤器的项目。目前已经在黄孟营村一部分 人家和东孙楼村的全部人家安装了水过滤器。湖州健怡植物纤维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为癌症患者们免费提供药品,疗效明显。 2003年霍岱珊的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注册成功,有了自己的阵地,霍岱珊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 同关心淮河,关心淮河两岸的百姓。 20余年的职业生涯,霍岱珊与淮河两岸几百万老百姓的运命,早已存续着不绝如缕的挂牵。他不仅倾听了生命的鸣 啸,而且展现了生命的凄厉。在这尺短篇幅中,没有过多谈到“明天”,不是没有心底的梦;只是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时空的凝固——它们那么遥远,竟又如此迫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