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家参与绘制出鸡基因组序列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20:49 胶东在线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俞铮)中国科学家9日在这里宣布,他们参与的破译鸡基因组序列和遗传差异的国际研究计划取得进展,已完成了原鸡基因组和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这项成果以主题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在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康乐说,中国科学家通过对肉鸡、蛋鸡、乌鸡等三种家鸡基因组序列与红原鸡基因组框架图的比较,发现了280多万个单核苷酸碱基变异位
点,其中90%能够得到实验验证,70%为可用作遗传标记的常见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大部分产生于1万年前野鸡被人类驯化之时。研究结果还表明,鸡种之间和鸡种之内的变异程度相当接近。

  中国是鸡的主要起源国之一,家养鸡在中国已有5000至8000年的历史。鸡肉和鸡蛋是国民饮食中主要动物蛋白来源,数量仅次于猪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03年中国鸡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领导这项研究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斌说,鸡基因组生物学信息可以推动以鸡为模式生物的基础科学研究。科学家利用现有约300万个鸡基因组多态位点在不同鸡种代表群体中的定位,筛选出用于绘制遗传图谱和定位数量遗传性状的代表标记物,进而研究中国地方优良和特有鸡种数量遗传性状,为品种改良提供必要的实验工具。

  鸡是发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等重要学科的主要模式生物之一。鉴于鸡对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于军等研究人员在1999年就提出了鸡基因组研究的设想。200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得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启动了红原鸡基因组测序计划。中国科学家在2003年提出了同步进行家鸡基因组研究的设想并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支持。

  中国科学家借助在基因组学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学合作,在项目选题和方向上起到了重要影响。在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中,他们提出将中国特有的、具有传统医学价值的乌鸡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以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起点,中国科学家独立启动并阶段性完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和“家蚕基因组计划”等重要经济物种的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了规模化基因组学研究平台。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贾敬敦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鸡基因组计划中获得的成果表明,国际合作是促进大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可以有效整合各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自优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