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师支教团 他们为深山带去梦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5:28 重庆晨报
西师支教团他们为深山带去梦想(图)
  支教团成员杨蕊(右)正和孩子们做游戏。本报记者王大伦摄12月7日,同往常一样,杨蕊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挑水、砍柴、生火、做饭,然后备课,准备教具。

  上午,她要分别给四龙村小学三个年级上语文课。

  22岁的杨蕊是西南师范大学2004级生物专业研究生。今年9月,她和另外5个同伴在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感召下,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小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平时宁静的山村小学在这一天变得有些喧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晨报等中央及地方媒体来到这里,纪录发生在6名年轻老师和129个山里娃之间的感人故事。

  城里老师来到山沟

  四龙村小学地处巫山县大溪乡,这里属国家级贫困地区,距离重庆城区600多公里,由于不通公路、不通水电,这里几乎与世隔绝。

  “刚来时,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杨蕊说,这里大部分村民一辈子生活在山沟里,三分之一的村民没到过几十里外的县城,玉米、土豆是村民的主食,白米饭要等到过年时才能“享用”一回。

  在支教团到来前,四龙村小学有三位老师,是村里目前仅有的上过中学的村民。“来过几名师范校的毕业生,但最长的只呆了两个月!”47岁的曹润让老师一边抽着劣质香烟,一边叹息,在他任教的20多年里,四龙村小学先后分来5个老师,最后都走了。

  “到村里的第一天,女孩子一听说要在猪圈里上厕所、洗澡,哭了!”曹老师说,起初,他对这6个城里来的年轻老师能否坚持一年也心存疑虑。

  曹老师说他现在很欣慰,因为这些年轻人已经逐渐习惯了山里的生活。

  山里娃有了厕所

  支教团到四龙村小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修厕所。在这之前,这所有129名学生的学校没有厕所,孩子们方便时都要跑到山坡上、田埂边。

  “一是因为太穷,校舍都是危房,因此顾不上修厕所了;另一个原因是村民的文明观念还很淡薄。”杨蕊说,下课后,女孩们会跑到尽量远的田埂去,如果遇到有正在耕作的村民,她们会红着脸怯生生地站在那里,这时,村民就会立刻背过身去。

  “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时,我心里都酸酸的!”说到这里,这个文静的女孩眼圈湿润了,“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地方,现实却不能让孩子们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6名年轻老师商量后决定修建一所厕所。他们发动村民,挖好坑、垒砌石块、盖上高粱干,不到一周,厕所就盖好了。尽管仍然很简陋,但这是四龙村小学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厕所。

  师生有了午饭吃

  在支教团的努力下,乡政府将电线接到了学校。通电后,学校装上了广播,老师们还专门购置了VCD、电视,这些都是山里娃甚至他们的父辈都从未见过的。

  “另外,我们还买来了12台微波炉。”作为支教团的团长,李青松负责为学校购置用品。他认为,最有成就感的是让山里娃用上了微波炉。

  这里深处大山,孩子们上学一般要走几十里山路,有的孩子早上6点出发,10点才能到学校。为了孩子们的安全,避免早晚走山路,学校从上午10点上课直到下午3点,中午不休息,师生们都不吃午饭,这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有了微波炉,几分钟就蒸好了饭,这样,孩子们都能吃上午饭了。”说到这里,李青松憨憨地笑了。

  梦想在深山回荡

  年轻老师们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玩篮球,第一次用电脑……

  在支教团来以前,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他们每天面对的大山。支教团成员林艳说,在一堂课上,孩子们说到“我的理想”时,回答得最多的就是“农民”、“船家”、“打工”,他们甚至不知道还有医生、律师、警察等职业。

  以前,四龙村小学只有男老师,因此没有开设音乐课。“我们来以后,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歌谣。”漂亮开朗的支教团成员、22岁的王瑞说,有了音乐课,山里娃的笑声更多了。

  8日,媒体记者离开时,王瑞正在教孩子们唱一首名叫《脚印》的歌:“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脚印留下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有的浅,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该怎么走……”

  歌声如同孩子们放飞的梦想,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本报记者王大伦

  支教团开办夜校服务山里村民

  本报讯 (记者王大伦)支教团不仅给山里娃带来了知识和希望,还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们开办夜校,传播农业技术知识。

  夜校传播农业技术

  记者了解到,6位年轻老师每周都会开办夜校,为村民传播栽培养殖、农业技术知识。12月7日晚,正好开夜校,由支教团成员杨蕊讲解“柑橘贮藏技巧”。记者看到,在简陋的教室里,昏黄灯光下,杨蕊通过播放VCD图像,正耐心地为村民讲解,讲台下黑压压一片挤满了村民,聚精会神地听课,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要走好几十里的山路。

  “杨老师讲得好,对农业生产很有用。”63岁的赵正奎大爷举着大指拇,不住赞叹。

  墙报宣传健康知识

  支教团还在村小学的墙报办起了“健康之窗”,专为村民介绍日常的健康知识。杨蕊举例说,她刚来时发现,由于村里没有卫生所,乡医院又在几十里山路外,很多农户家放了不少药品,但由于村民缺乏必要健康知识,时常乱吃药、滥用药,存在严重的用药误区。比如村里有个妇女,一遇到头疼脑热就服用阿莫西林,结果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非常虚弱。

  很快,杨蕊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整理出了一张家庭常备药的使用方法和禁区的清单,这样,大大地减少了村民滥用药品的情况。

  新闻背景

  青年志愿者扶贫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该项目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形式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一年。服务期满后,再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形成“志愿加接力”的良好机制。该项目从1999年开始实施,六年来,支教团参加人数、参选高校、志愿服务实施地等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安利(中国)公司是该项目的赞助商之一。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