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之风蔓延片面追求卖点 媒体,别忘了社会责任(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8:13 东方网-文汇报 | ||||||||||
媒体,被不少人赋予社会监测者甚至“灵魂工程师”的角色。然而,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呈抬头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多位专家表示,媒体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 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局长严昭柱说:“媒体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一些媒体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个市场。” 在被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青少年受到的伤害无疑最深:几位女中学生,为追星相约离家出走,有的受骗上当,有的误入歧途,有的再也没有回到父母身边;一位原本表现优秀的中学生被人打伤后,为了“复仇”,就根据电视、电影的情节组织黑团体,发展黑势力,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一位15岁的少年与一名6岁的幼女在房间看电视,当屏幕上出现一男一女搂抱着倒在床上的镜头后,在冲动之下奸污了这名幼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表示,优秀的媒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还能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而目前一些媒体存在的低俗之风已严重污染了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人生目标出现偏差。 让孙云晓更加担忧的是,这种低俗之风特别是暴力、色情内容的侵蚀,已成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重要诱因。“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都是直接受害于不良的媒体内容,直接受害于被污染的文化环境。”据他介绍,根据一篇名为《115名死刑犯的童年》的论文统计,在115名死刑犯中,受到黄色毒害的居然有103人,比例高达90%。 “在辨别能力不强、模仿心理普遍的未成年人看来,能印到书刊报纸上,放到网站上,能上电视,可能就是时尚的,是得到成人社会认可的,是社会普遍提倡的。”孙云晓说,不负责任的媒体内容很容易把未成年人引上人生的歧途。“当前媒体的低俗之风,污染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完全是一种要钱不要下一代的行为。”(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中央政策研究室专家分析低俗之风有五大丑态 专家表示,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已成一种社会“公害”。据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有关专家分析,这一“公害”主要表现在: ——少数媒体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以至有人反映,在部分媒体上,“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 ——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对豪宅、盛宴、名车和其他奢侈品的炒作,或者将性虐待等低俗的文化元素当作时尚标签加以追捧。 ——少数媒体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以追求“眼球效应”。比如,某出版社将清代李渔的作品《闲情偶寄》分三册重新包装推出,竟分别冠以“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和“女人好色”的艳名;在一些知名网站上,《我的妓女生涯》、《女博士的风流韵事》、《舌吻搞定新情人》等网页标题赫然在目。 ——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比如,无论是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有电视节目号召观众短信竞猜;广州今夏有30余人因酷暑死亡,某媒体竟戏说为“广州酷毙三十余人”;南京一行人死于车祸,当地一家媒体的标题竟然是《骑车人“中头彩”惨死》。 ——少数媒体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比如,对抢劫、凶杀、强奸等报道津津乐道,细节描写、大标题、大图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偏爱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内容,乐于刊登像《千年木乃伊怀孕》、《妻子骗来同事送给丈夫强奸》之类的无聊内容。 读者需要绝非恶俗挡箭牌 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选择了低俗化的路子,引起多位专家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拷问”。严昭柱说:“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媒体必须经常自问,自己是否担负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然而一些媒体不断为自己的低俗之风开脱:这是媒体走向大众、走向通俗的努力,不能简单否定;是市场造成了低俗之风,因为低俗的东西能吸引人,媒体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这样的东西适应了时代潮流,是为了“人性复归”“人性再塑”,可以满足和释放正常的“人性需求”等等。 然而多位专家表示,这些说辞都不能成为媒体忽视自己社会责任的理由。正是由于报刊、电视、图书、网络等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在活动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承担这种责任。 “人有各种欲望,有善有恶;受众需求也是分层的,有高有低。求真、求善、求美才是多数人心理需求的主流。”孙云晓说,“而一些媒体主观上曲解受众的需要,把公众想象成一群低级趣味的人,一味地以低俗的东西去迎合少数人低层次的需求,可以说是走火入魔。” 中国记协自律维权委员会负责人也指出,媒体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新闻工作者绝不能为了“抓人眼球”而成为“扒粪者”,娱乐报道绝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制造文化垃圾。 专家同时希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媒体工作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能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批评方面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媒体出现低俗化倾向,特别是对那些虽然没有违法但违反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行为及时亮出“黄牌”甚至“红牌”。 新华社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