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危改新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9:21 北京日报
  改造前的东城区秦老胡同25号院
危改新路(组图)
改造后的东城区秦老胡同25号院

危改新路(组图)
本报记者王刘芳 实习记者杨学聪

  走进秦老胡同,小巷里正飘着一首节奏轻快的歌儿:“这一年总的说来高兴的事儿挺多,生活不错,工作不错,心情也不错……”

  “今年秦老胡同比去年大变样了”,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主任李铁生步履轻快,“几十户人家搬出了危房,住进了新居;几个破旧的大杂院修整一新,变回了四合院,胡同越来越漂亮啦。”

  在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中,危改年年上榜,但大规模的危改工程耗资大、周期长。今年以来,市主要领导到前门危改居民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深入探讨保护古都风貌、加快危改步伐的有效途径,鼓励在群众自愿,多方参与,“不推平头”,不搞房地产开发,探索多种模式,分片规划修复这一原则下,推进危改工作的思路,千方百计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

  在东城区,经过摸索,两条新的危改之路———“微循环”改造模式和“解危工程”应运而生,“人房分离,腾而不拆”,不仅使古都风貌得到了有力保护,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近千户居民搬离危房,喜迁新居。

  “微循环”改造四合院

  位于交道口的秦老胡同长不过百米,却聚着十来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每天,这里都能引来几拨儿寻访老北京风情的外国游客。站在巷口望去,一座座精雕细刻的垂花门比邻而立。走近细看,门上斗拱飞檐,朱漆描金,门前石兽犹在,屋顶瓦当依然。门后几进深宅大院,紫藤架,镂花窗,一如老照片里的四合院。

  然而就在一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一个院子住着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地少人多,拥挤杂沓。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院落,一半是合法居住房屋,四成是违章建设,剩下的一成就是堆满了杂物的过道,一个个原来挺规整的四合院都被挤得变了形,成了大杂院。

  群众要安居,院落要保护。市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指示要尽快探索出一条古都风貌保护和旧城改造的新路。请专家,开论证会,反复斟酌,一个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区内平房院落的危改新模式在东城区率先试行。

  相对于大规模的危改而言,新模式对那些急需改造的危旧平房院落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这就叫“微循环”。

  “微循环”模式以居民自愿为前提,“成熟一个,改造一个”,避免了过去危改过程中的许多矛盾。有了群众支持,改造工作事半功倍。以前危改最费时间的是搬迁,可秦老胡同多数院落改造时,全院居民全部迁出只用了一个月时间,通过货币补偿和现房安置,家家都找到了称心的新居。施工队随后进驻,半年不到,改造工作便告完成,大杂院恢复了本来面目,成了漂亮的四合院。

  “微循环”模式遵循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原则,把危旧房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结合起来。在南锣鼓巷改造过程中,东城区政府先后近10次邀请专家召开论证会,制定了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草案、环境整治方案和传统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草案,每一个院落的修缮方案也都请市古建公司和房修二公司的专家最后把关。如今,南锣鼓巷共修复了10条胡同,打造了两条精品胡同,昔日拥挤嘈杂的南锣鼓巷成了一条洋溢着古都神韵的魅力小巷。

  “微循环”模式还一改以前危改主要由政府出资的做法,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吸收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保护四合院。为此,东城区政府多次召开推介会、洽谈会,向国内外潜在投资者推荐特色院落,引进资金参与改造。秦老胡同25至27号院就是被陕西省某市政府看中,出资数千万元安置原有居民并进行修葺后,用作驻京办事处的办公房。秦老胡同还有三个院落被一位私营企业主看中,修缮后作为私宅。

  据悉,目前东城区“微循环”改造共投资6亿元,其中5.2亿元为社会投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平房院落改造,既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还通过修缮保护了一大批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居,一举三得。

  这一新模式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东城区“微循环”修缮改造试点已完成31个院落,占地近3万平方米,搬迁居民277户。

  危楼解困

  北京的楼越盖越高,越盖越漂亮。在新楼的包围中,那些四五十年前盖的简易楼显得格外扎眼,外形老旧倒在其次,不少还是危楼。光是东城区,这种中式楼和简易楼就有247栋,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住有2347户居民。

  “这些危楼普遍存在三大隐患,”东城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主任蔡耀忠直言不讳,“地基下沉,电线老化,抗震要求不过关。这样的房子还住人,真让人提心吊胆!”

  为使危楼居民尽快脱困,今年9月20日,东城区“解危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展开,它以直管公房的简易楼和中式楼为目标,从危险、破旧程度最高的楼房入手,由政府协调,街道牵头,产权人实施,对使用人进行再安置。五四大街28号、东四南大街28号、寿比胡同5号三处危楼中的48户居民成了东城区试点工作的第一批受益者。

  东城区政府酝酿了大半年时间,精心制定了解危方案,提供货币补偿和现房安置两种安置方式,供居民自由选择。区政府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在规定期限内搬出的,每户奖励5万元;持有残疾和低保证的,每户额外补助5000元。

  寿比胡同5号简易楼七十多岁的老住户熊兆莹老太太一家四口人住在一间只有17平方米的房子里。老人自己睡沙发,儿子、儿媳和孙女则挤在一张大床上。除了沙发和床,房里几乎放不下其它的东西。“现在孙女也大了,住起来更不方便了。”

  为给熊兆莹一家找到一个满意的住处,东城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交道口分中心管理员关铁禄和张俊英四处奔波,最终由所里先行垫资,在东城区草厂胡同11号找到了合适的房源。从17平方米的一间屋搬到30多平方米的三间东房,熊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一家三代人终于各有各的房间了”。

  东城区的解危试点工作9月20日启动,到10月底已基本完成居民和商户搬迁、安置,多户居民在搬迁安置后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除了东城,今年西城、崇文两区也启动了解危排险工程试点工作,全市约有一千户居民因此而搬离危房,喜获安居。

  网络编辑:康琪雪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