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元考验浙商单练实力 4条高速路无奈流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10:44 新华网 | ||||||||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12-10 10:09:49) 来源国际金融报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10日电 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浙江400亿元高速公路招民间业主的项目,不久前遭遇尴尬。截至此次投标截止日,四个建设项目的投标人都没能达到3个。因此招标工作只能暂时停止。
根据浙江省政府9月2日颁布的《浙江省高速公路项目业主招标投标办法》,到投标截止时间届满时,投标人少于3个的,将依法重新招标。 浙江省交通厅的俞明理告诉记者,交通厅已经将此次招标遇阻的情况上报了省委省政府,厅里正在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不日将会有明确答案。 流标主要原因在资金 浙江省内民间资本其规模在我国算是数一数二,但真正有实力单独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大户实属凤毛麟角 据一位浙江交通方面的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此次的招投标遭遇冷遇,其主要原因出在了资金上。他认为,“把高速公路的经营权下放,本是一件好事。但政府方面对招投标的事情过于乐观,认为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民资将蜂拥而至,而未能有效调查省内的资本市场,这是造成此次流标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内民间资本其规模在我国算是数一数二,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曾透露,目前有300万浙商携3000亿元资金在全国创业。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民资是相对分散的。真正有实力单独投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大户实属凤毛麟角。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4个高速公路项目是: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公路浙江段、诸暨-永嘉高速公路、龙游-丽水和丽水-龙泉高速公路。总建设规模约843公里,投资估算为487.28亿元;单个项目最大的有160多亿元,最小也达86亿元,投资较大。 对于政府方面来说,目前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3000万元,资金缺口很大。浙江省交通厅方面透露,以前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基本上由政府指定项目业主进行建设、养护,而这些业主大多为国有资本,高速公路的招投标也一直在行业内部运行,圈外公司很难介入。 所以建设高速公路这样资金高度密集型的项目,必须要有大量资金作为后盾,长期的建设已经让政府压力沉重,所以借资民间便成了当然之选。其手段有两条,一是上市筹募资金,二是转让股权。 沪杭甬公路等工程便是由政府出资组建项目公司,直接引进社会投资者投资建设。当然,政府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性的工作。宁波的杭州湾大桥向民间资本开放了49%的股权。而到建设杭州绕城高速时,才彻底放开直接引进社会投资,开始把全部股权转让给民间资本。 这位人士指出,“虽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工程项目,有利于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但这部分压力并没有平白消失,而是转到民间。事实证明,握有大量资本的民企未必愿意一肩承担这部分压力。很多人甚至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一条这样的高速公路,更别提以后养护的费用了。”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指出,浙江省内尚缺乏把分散的民资聚集在一起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手段。这也使得像高速公路这样的大型项目在吸纳民资上困难重重。 投资高速门槛多 该业内人士认为,种种的不良因素综合在一起,才形成现在流标的状况。“看来高速公路业主招投标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有专家指出,“投资回报时间过长,也是民资面对高速公路工程谨慎而行的又一原因。”今年10月国家出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理》明确规定,每个收费公路项目收费年限不得超过25年。这使得投资公路的回报预期将有所降低。 对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来说,高速公路的资金回收应该不成问题。但事实上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报尚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丰厚。即便是目前车流量最大的沪杭甬高速公路,其利润率也不如圈外人士想象的那么丰盛。 在巨大的资金支出和较长时间的回报周期下,投资者对高速公路这种长期投资的政策风险存有了不同程度的担心。此外,国家对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还缺乏相应的法制环境,这便进一步加大了风险。 此外,各类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成为了投资者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高速公路的技术要求相对要高。该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现有路面结构和路面施工技术尚不成熟,新建和改建的高等级公路业发生了一些严重的早期破坏现象。有的使用不到一年,有的使用两三年就开始大面积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普遍地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与设计年限有很大差距。因此将会导致不少人认为,高速公路修得起养不起。 高速建设在投资决策中,常常需要金融、法律、保险、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支持。但是,目前能提供这类服务的机构少之又少。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投资决策的风险,也影响了一部分投资者的决心。 该业内人士认为,种种的不良因素综合在一起,才形成现在流标的状况。“看来高速公路业主招投标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引进民资,别放弃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引进民间资本,不但可以缓解政府资金方面的压力,也为民间资本的保值增值创造了契机 据了解,并非浙江一地交通设施建设在向民间筹资上遭遇尴尬。全国不少地方的交通部门都陷入类似的境地。过多的资金量直接加大了投资的风险,使不少投资者不敢轻举妄动。 专家提出,优化资本市场,特别是为闲散的民资提供一些融资平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聚集民间大量的资金,同时又不使投资者的风险过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调动民资投身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避免流标的发生。 即便有种种困难,业内人士对浙江此次运用项目业主招标投标制度还是报以高度评价。“毕竟这是开国内先河之举。” 这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项目业主招标投标制度,就是在省交通厅做好各级规划后,将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经营等权利一次性地转让个某一机构,再由该机构设立项目公司,自行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事宜。等特许经营权到期后,再将高速公路交还给省政府。 在这期间,政府部门不参与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 这便不同于从前的由政府部门下属的国有交通投资集团设立项目公司,再将项目公司进行转让或转移股权的操作方式。 投资高速公路建设,引进民间资本,不但可以缓解政府资金方面的压力,也为民间资本的保值增值创造了契机。浙江现有高速公路国资居多,有消息透露,浙江省政府手重持有的其他高速公路的股份,将来有可能通过转让等方式向社会出售。 (记者 魏梦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