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收藏的电车票 杨建正摄
本报讯(记者孙云)昨天,读者陈先生来到本报,展示了他收集的165种日军侵沪期间军管电车企业发行的电车票。车票上印刷着“大日本军管理上海电车会社”的中文及“昭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等日文字样。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薛理勇指出,这些车票不多见,能够反映日军侵沪并进行军管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先生收藏的这些电车票时间跨度从1941年起至1945年止,既有日本军管电车公司发行的电车票,也有1945年后期日伪企业发行
的。这些纸质车票的大小基本与现在本市使用的公交车“本票”差不多,个别品种要略大一点,颜色有绿、橙、桃红、深红等许多种。由于乘客下车时应交还车票以供查票,因此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保存完好的电车票数量极少。
记者在陈先生收藏的车票中看到,一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发行的车票,正面印着“一区”、“二区”等区划和站级,反面则印着“大日本军管理上海电车会社”的字样。车票还分为一等票和三等票,一等票的站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线路名和票价用红色油墨印刷;三等票的站级则用中文数字标注,线路名和票价用绿色油墨印刷,以示区别。另一种车票是一种面值为1分或2分的代价券,反面印着樱花图案,正面的右侧写着“昭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的日文。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市公共交通管理处、华商公共汽车和华商电车公司先后停业,苏州河以北地区的公共交通均被日军控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占领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并宣布对华商电车公司实行“军事管理”,同时还接管了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并将其改名为“大日本军管理上海电车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