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本,一个可以轻视的邻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22:44 新民周刊

  日本,一个可以轻视的邻居?

  曾经有一段时间,北京的经济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将来全球只要有3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就是懂中国经济。至于日本,对不起
,你可以不用管它了。

  这段传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股正在国人当中日渐弥散的盲目乐观情绪。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当今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是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而且势必会越来越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只是部分事实。中国绝没有强大到足以轻视甚至蔑视至今仍是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日本的地步。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从很多指标来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悬殊,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我们总是在说这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多么多么快,可事实上中国目前的GDP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而只有1.3亿人口的日本在战后25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

  从经济结构上来看,赵晓说,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逐步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而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2003年是14.7:53:32.3,也就是说中国甚至还没有完成从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目前中国这一比例仍高达50%;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中国目前这一数字只达到40%,而日本早在19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38%,大抵与今天的中国相当。”

  赵晓进一步阐述道,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的2.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相当。

  “这样一个强大的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以让开放了20年才鼓起勇气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淑英说,不能用中国增长的标准来衡量日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后发展效应在中国体现得十分明显,而日本经济却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经济体。

  “2002年,日本一举获得了两项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其中有一项特别需要引起中国的注意,那就是田中耕一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是一家民间企业的技术人员。他的获奖标志着日本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素质已经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张淑英说,在日本,民间企业获得诺贝尔奖有其必然性,因为日本科技开发的主体是民间企业,日本每年的研究开发投资的60%以上来自民间企业。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外企流失。有关统计显示,在每万名劳动人口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数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