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在为世界观众“记录”中国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08:44 哈尔滨日报

  新华社广州12月10日专电(记者王攀赖少芬)在“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著名的探索(DISCOVERY)频道只用了15分钟时间,就向在场近百名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古老、神秘、风景秀美和发展迅速的中国。

  在这段特意制作的、汇总了近年来多个栏目作品精华的短片里,出现了悬棺、水墨画和昆曲,展示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上海、北京和“数百年来一直如此”的丽江古城和
雪域西藏,在讲述“功夫巨星成龙艰辛的奋斗历程的同时也记述了那些为自己选购寿衣寿鞋的普通香港老人和一辈子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剪纸艺术大师’”。

  带来这部短片的探索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说:“世界在关注中国,世界想要了解中国,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制作了超过100小时的节目,其中25%与中国有关。”

  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国主题”、“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世界影视传媒关注的焦点。从1999年开始,意大利、匈牙利、荷兰等地的多个电影节和艺术节都先后以“中国纪录片回顾展”、“中国日”和“中国制造”为名专门展出中国纪录片。

  维克兰·夏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中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

  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董事总经理史达民则说起了一件他无法理解的事情:一家总部在北京的中国影视制作机构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拍摄长达200个小时的素材,却不知道该怎么编辑和发行。

  此外,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策略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位影评家说,中国纪录片反映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的占了大多数,而反映日益发展变化中的农村和城市人民生活、重大经济态势变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影片却十分稀少,不能满足当前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市场需求。

  正是这些缺陷,中国材料、海外编导成了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维克兰·夏纳说,他们购得的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剪辑、组接,增强了故事性后才在他们的频道上播出。探索频道也已经连续两年展开了“中国新锐导演计划”,未来数年内还将展开新的培训计划,培养本区域的制作人才,使之掌握国际化的叙事手法和拍摄技术。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