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物流业抗击低成本冲击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16: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多达73万家!与普通人对“物流”认识多少还有些懵懂相比,这么庞大的数字实在有些令人惊异,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我国物流企业“小、多、散、弱”的现状。

  然而,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到今年年底,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将取消在地域、股比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难怪物流业界惊呼:“狼真的来了”。

  “低成本冲击波”扑来

  “仓库货物周期过长造成的资金周转浪费,足可以让你多买几层楼!”这是一位物流师对珠三角厂商的忠告。

  我国物流发展成本高、水平低是不争的现实。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报告,2003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而美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不超过10%。另有数字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库存周期为30到45天,库存商品额占总销售额的7%至10%;而在美国,电子产品库存周期平均仅为5到7天,库存商品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大约在1.3%至1.5%之间。

  主要原因就在于工商企业中物流配送约70%要靠传统物流方式,只有极少数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太少。

  显然,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将使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利润大幅提升,这个空间,正是全面放开之后外资与本土物流业争夺的焦点所在。近期已有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的物流企业频频涉足中国,而联邦快递、DHL、UPS等高端快速物流更是大手笔意欲重新布阵中国。

  “我国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最优模式相比差距比较大,随着外资的进入,我国物流业在技术标准化和流程标准化方面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博士肖贵春这样表示。
物流业抗击低成本冲击波(图)
本土业界心态迥异

  那么,国内企业心态如何?广州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认为,本土业界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国内大的物流公司压力较大。这些公司直接的对手是跨国物流巨头,它们以前的发展速度受政策制约较大,一旦放开,必然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期;第二类,是一些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它们感到希望与压力并存。物流业开放,进来的不止是“大鳄”,还有不少是中小型的外资企业,它们会在国内选择合作伙伴;第三类,则是一些低端市场的小企业,主要是一些货运部,它们更多的是“木然”。其观点是:“我们已经把运价压得够低的了,谁进来谁亏本!”

  张强说,总体而言物流业的放开是有利于国内行业整体提升的,但国内物流业基础毕竟还比较薄弱,仍然迫切需要政府在WTO原则下给予积极的保护和扶持。

  本报记者 马汉青

  (晓航/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