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居委会风雨五十年(上)社会变迁中的居委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08:39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老姊妹咱们努力多活几年,好好享受眼下的大好日子吧!”

  —————一位80多岁的老居委会主任与同龄人拉家常时这样说

  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居委会首次被正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了性质、地位和作用。弹指
一挥间,作为社会群众基层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史行进与时代变迁中,它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前,我市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虽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不怎么起眼,但当不同时期的居委会及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聊起当时的工作情形时,记者禁不住惊叹市民生活变化之大,加快港城城市化建设之紧迫。

  岗位平凡干得欢

  今年77岁的陈奶奶是名副其实的老居委会主任,她一直工作到61岁才从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脱身”出来。当时和她一起退休的东山办事处辖区的居委会工作成员共23人,每年她们都要聚上一回。

  提起自己工作时的那段日子,陈奶奶的话语中充满了许多感触:那时有油票、粮票、布票等等,票的种类特别齐全,买什么都要凭票。每到年底,办事处根据辖区里的居民户数,直接把各种票分到居委会。居委会再根据不同的组,按照每户不同的人数及年龄把各种票分开。因为票的数量太多,她和同事们经常数着数着,就发现数目不对。这时候,她们不得不把各种票归拢到一起,重新再分一遍,直到点清楚了为止。现在一只要十几元的大对虾,当时只需要0.1元,每斤猪肉的价格折算下来也不过0.6元……猪肉都是定点定量供应的,全市的价格都一样。逢年过节,不少居民还要早早带着马扎到肉店前排队。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粮食奉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政策。那时候根据身份,人人有定量,家家有粮簿,市民每月到指定粮店购买定量的粮食后,粮簿上的供应量变更登记都会有详细的记录。一般说来,居民定量每月27斤,工人因为干活累,每月30斤。每个月粮簿里标明是多少斤就只能买多少斤,如果你有钱想多买一两都是不允许的。

  孩子出生后长一岁就给加一定的粮食一直到规定的定额。工作后,单位给你证明应该有多少粮食。没有单位的,要居委会给开证明。几乎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靠票证将个人与街道、居委会紧密联系起来。多买半斤肉、一把粉丝、几包火柴、一块肥皂的权利都掌握在居委会的手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居委会掌握着居民的经济大权。

  当然居民的一般日常工作,如卫生、教育、组织居民学习等居委会也要做。比如夏天组织家家户户安置苍蝇笼、放老鼠药。谁家有了小孩,还要趁在家的时候,到家里发放治疗婴儿瘫的一种药丸。因为这种药丸特别容易融化,所以要专门瞅着对方家里有人,亲眼看着给孩子喂到嘴里才能够放心。一天下来,忙忙叨叨,没个闲时候。

  也来放手抓经济

  现任烟台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王安玲大姐,清清楚楚记得1988年她的月工资是38元,那年她刚参加居委会工作。此后,她的工资开始逐年增加:1990年月工资65元;1991年68元;1992年156元;1994年就拿到了300多元……

  说起这段往事,王大姐掩饰不住的自豪。那时候她所在的向阳办事处是芝罘区居办经济搞的最好的一个,她们的奖金在区里也是理所当然最高的。那时候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集体经济、民营经济迅速崛起,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也纷纷投入“商海”中,自办街道企业,或与人联营,或出租所管辖区域内的地皮、房屋。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烟台各居委会掀起了一股学习南方的热潮,把经济建设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壮大办事处经济”、“增加区政府收入”成为当时工作的主要考察指标。

  比如有的居委会本来有3间办公用平房,为了完成办事处下达的经济指标,就把两边的平房出租给到该辖区的外地打工者。但因为没有地方做饭,房子不好出租,于是居委会又把中间剩下的那间平房沿着墙角摆上炊具,以此来招揽房客。还有的居委会用房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段,就把房子腾出来做门头房,居委会直接雇人经营或者出租。然后居委会另行租赁办公地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居委会的综合办公用房只有十几平方米,有的甚至无水、无电、无法取暖;有的是两个居委会挤在一起办公;有的居委会没有办公用房,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印章都装在随身携带的黑包里,人在哪里,居委会办公地点就设在哪里。这种居委会被辖区的市民笑称为“皮包”居委会。到90年代中期,成规模、有实力的街道企业已有相当一批,街道办事处的经济职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新时代赋予了新职能

  后来有关部门在探讨如何加快港城的城市社区建设时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问题,在职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反映。比如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的房子、医疗保险、养老直至亡故的追悼会都是企业管理的,一定级别的干部还有与其职位相应的车子和津贴,甚至个人的婚姻都要被过问等问题。这种“单位包干制”使企业职工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很少与传统社区联系。许多居民就业以后,衣食住行和医疗保险等都要靠单位来解决,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碰到问题,只需与自己单位联系就能得到解决。不少长期在“单位包干制”体制下工作的职工养成了“依赖”的习惯。

  而当时的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行政性任务,但又没有经费来源,只好“给政策”,让居委会进行创收以解决自己“有钱办事”的问题。1993年5月30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第九条居民委员会履行职责(三)中:明确指出发展居办经济,依法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凭着这把“尚方宝剑”,出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理解,到1998年前后不少居委会工作人员把70%———80%的精力放在搞居办经济上,根本无暇履行同样在《办法》中明确的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居民和驻地单位在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方便;组织居民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居民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团结互助、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推行婚丧习俗改革,提倡晚婚晚育;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居民家庭、邻里团结和睦等等职责。

  1998年紧随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计划实施的步伐,我市企业单位内部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职工失业、下岗,这部分人逐渐脱离了原单位,被转移到了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另一方面,城镇流动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大量个体户、民营企业劳动者同样需要社会的管理。同时,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对污染、噪音、公共空间被侵占等扰民现象的反感意识越来越强烈;希望居委会在防范入室盗窃、聚众赌博等方面发挥有力作用……

  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开始朝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2000年底开始,我市展开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从那以后,‘社区’这个新社会学术语逐步取代居委会成为妇孺皆知的名称。”市民政局基础政权与社区建设科的张华亭说,2002年社区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所有居办经济上交到街道办事处统一托管。居委会的工作重点也从发展居办经济转移到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工作上来,作为基层组织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正从政府管理型向社会自治和服务管理型变迁。

  在社区硬件条件改善上,仅东山办事处就投入资金90多万元,解决了8个居委会办公用房和配套设施。烟台山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面积则达到了320平方米。2003年6月份起,我市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和财力,在全市52个街道、103个镇和193个社区,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服务场所、制度建设和工作职责等方面,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40名,为全市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创造“硬”性条件。

  今年9月初,我市13.4万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进入实质性运作,在街道、社区建立完善退休人员信息库,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协助退休人员建立自管小组和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咨询等。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往后的企业退休人员再也不用担心失去原单位的依托,他们的晚年生活也不再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联系在一起。另外,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退休人员,也能从社区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厉以贤主席认为,和以往相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社区,关注社区建设,关注社区教育,关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似乎是为了印证他这一句话,今年9月中旬,由我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于丽珍等组成的代表队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举办的“全国社区文明风采电视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央视的直播镜头面前,于丽珍讲述了自己心中社区的样子:环境优美,让居民舒心;秩序良好,让居民安心;服务周到,让居民省心;保障有力,让弱势群体放心。我更希望社区人人都是志愿者,献出自己的爱心。我愿尽微薄之力,让生活更美好,让社区更温馨。策划杨潜本报记者王巧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孙毓波来源:今晨6点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