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整编”拾荒者引发舌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11: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12月1日,浙江临安安洁收旧拾荒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营业。获知这一消息,临安城内的许多拾荒者反响强烈,纷纷撤离临安。 而从此前两个月开始,临安就要求拾荒者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统一由公司管理,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统一佩证……
据业内人士估计,在杭州市临安城区这个不大的县级城市内,收旧拾荒从业者至少有3000人,他们主要来自四川、安徽、江西、贵州等地山区农村。 “收编”为了“创卫” 据介绍,去年8月,临安市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但3000名左右的拾荒者,成了“创卫”的一大障碍。临安市建设局城建监察大队的一位负责人说:收旧拾荒人员,一方面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和资源化、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填埋量、方便居民“卖废”等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外来人员普遍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外来务工证、暂住证和计划生育证,身份不清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很多拾荒者在城区四处流动,乱扒乱翻垃圾箱,给环境带来破坏,又影响市容,已经成为城区环境脏、乱、差的一大源头。许多收旧人员,则把收回的废旧物资堆放在居所附近,连同废旧分类造成二次污染。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由于经常出没于垃圾箱附近,拾荒者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更可怕的是他们由于经济收益低、生活困难,常常是有病也不看,进而成为很多传染病传播的载体。曾经在对600名拾荒者的排查过程中,发现有450人没有暂住证,100多人没有计划生育证;不仅如此,拾荒人员(因经常扒垃圾的)70%还患有肝炎。 管理人员看来,只有对拾荒者统一管理,才能很好地解决由此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城市管理上的难点。 今年8月12日,临安市政府发布《关于规范城区拾荒人员管理的通告》,要求对“临安城区拾荒人员混杂、管理无序,影响社会治安和城市容貌的现状”加以整治管理,以达到市政府提出的“三统一”,即统一佩证、统一着装、统一车辆。 9月10日,临安市对收旧拾荒业市场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安洁收旧拾荒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对拾荒者实行企业规范化管理,所有在临安从事收旧拾荒者每月须向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经营权使用费”。 收费吓跑拾荒者 在经过一番筹备和试营业后,12月1日,临安安洁收旧拾荒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据安洁公司出具的登记表显示,至目前,已经正式登记了670多名拾荒者,其中580多人前来领取了牌照、上岗证和一件尼龙背心,并交付了60元作为工本费。同时,公司拟定每个月向拾荒者收取50~80元费用,即为拾荒者向安洁公司支付的“经营权使用费”。 那么,还有近2000名没来登记的拾荒者到哪里去了? 据一位在路边拾破烂的大娘透露,他们大多已经离开临安或者转移到临安乡下。而刚从安徽返回临安的陈大伯,这几天都呆在破屋子里不敢出门。他在发愁:不登记以后就不让拾了,而一登记就要花钱,一月才赚三四百元,现在要吃、住,还要交管理费,往后能否往家里寄钱成了未知数。 安徽来的老王虽然已经去登记交了钱领了证,但他非常心疼:拾荒不要啥本钱和技术,每个月好歹能挣个500元,除去每月房租80元、伙食费和开销100来元,每个月还能省下200多元。但现在每个月要向公司交几十元钱,就意味着往家里寄的钱要减下来了。 对于身体不好或者年龄偏大的拾荒者来说,境况更加艰难维持。 随着“管理费”的收取,原来住在临安半葫桥一带的近200名拾荒者,现在剩下的连40人都不到了。 争议在继续 安洁公司目前已招聘了30名员工,对他们进行“划区、分片、定组”管理培训,以后将由这30人担当起管理拾荒者的重任。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对拾荒者加以规范,等到第二年、第三年,再视情况安排拾荒者统一居住,统一上下班。据悉,该公司投入了10万元的资金,公司老总对企业前景表示乐观。 对收旧拾荒人员实行规范化管理在临安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对此,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统一”管理首先能将收旧拾荒人员规范起来,各部门对这个庞大群体的信息能够掌握,便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方面的管理。今后还希望逐步实施人员集中管理和废旧收购站规范,变分散污染为集中污染,并减少污染时间和污染源,最终达到城市环境质的提升。一位城建部门干部对临安的做法表示赞同。他说,拾荒问题历来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题,临安给它实施市场化运作,这是一次尝试。规范化管理为拾荒设立了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使拾荒行业有序化,便于政府管理,同时又可以避免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有专家认为,临安的做法确实是一次可贵的尝试,但是,企业化运作必须考虑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足够的资本维持运转。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扶持体系,这种做法就仅仅是一个“游戏”。 也有专家认为,对拾荒者管理的最好方式,是政府也投入一定资金或政策,社会给予帮助,由企业来进行管理和日常运作。 但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政府职能,只是进行监督管理,没有权力对拾荒进行控制。政府对拾荒进行管理,实际上是属于一种管制行为。由于目前法律并没有说公众拾荒是不合法的行为,拾荒是个人权利,政府是无权进行干涉的。而对拾荒进行企业化规范管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强制行为。 这位教授认为,尽管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解决类似拾荒这样的微利行业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引进经济杠杆往往是行不通的,最好是寻求介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某种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有机整合环境部门和城管部门的权限组成一个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来规范拾荒市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