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权威人士谈保险市场4大冲击中资能否守住蛋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18:51 胶东在线

  中资保险能否守住每年近4000亿元“蛋糕”?——权威人士谈后过渡期保险市场四大冲击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毛晓梅)统计显示,今年1-10月,中资寿险保费收入2638亿元,占整个寿险市场份额的97.6%。中资产险保费收入954.2亿元,占产险市场份额的98.9%。在去年全国3880亿元保费收入中,外资所占比例不到2%。

  中国保险业进一步开放已成大势,以2005年作为一个临界点,保险业开始进入深度开放的后过渡期。前不久,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呼吁中资保险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规模增大,效益下降,风险增加,形象下滑。”中资保险能否守住每年近4000亿元的“蛋糕”?市场权威人士近日详解保险市场面临的四大冲击。

  冲击之一:外资借股东资源强攻市场

  1992年美国友邦进驻上海在寿险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如今,国内个人寿险领域的竞争已趋白热化。这次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开放团险领域,又打开了一个“禁区”。我国保险业起步于团体保险,团险保费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比重曾高达87%。去年全国团险业务实现保费580.35亿元。随着企业对员工福利的需求日趋成熟以及我国补充医保和企业年金方面政策的支持,团体员工福利计划将成为保险业的新增长点。

  为数众多的合资寿险公司正利用中方股东的资源优势打开新的销售渠道,“这一块竞争也会变得十分激烈。”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家驹说。不过他乐观地认为,冲击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经营团险关键在于人脉关系,这方面中资公司的优势短期内不会丧失,反而是个险领域“狼”来得快些。

  冲击之二:中资产险承保利润率下降惊人

  除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产险业务去年底即已向外资开放,与外资寿险限于设立合资公司不同,外资产险允许设独资子公司。今年以来,非寿险业发展势头很好,截至11月20日非寿险保费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外资增速快于中资。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毅认为,当前,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都为产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由于产险业市场基础薄弱,经营管理粗放,中资公司亟须苦练内功、把握住市场机会。

  王毅说,目前产险市场的竞争仍停留在比拼价格阶段,2001年至2003年,产险费率水平降幅超过28%,有些险种费率已远低于国际市场的水平,给对外分保造成很大被动,也令产险业的承保利润率逐年下降,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经过一段时期后其表现会更突出,并将对中资公司的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要化解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的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点扶持数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另一方面尽快建立金融企业的退出机制。”他说。

  业内一些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指出,目前外资在税负等方面实际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亟待完善保险税收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冲击之三:商业分保大量流向境外

  尽管我国只有中国再保险公司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但再保险业务具有国际性,国外再保险公司早在设立驻华代表处之前就不同程度地承揽了我国的商业分保业务。“目前国内再保险市场不够发达,偿付能力不强,服务水平较低,商业分保大量流向了境外,导致我国保险服务贸易体现为逆差,形势很严峻。”中国再保险集团董事长戴凤举说。

  加入世贸后,几大国际再保险巨头已相继获准直接经营人民币业务。按照承诺,我国法定分保的比例自2003年起每年降低5%,直至2006年全部取消,再保险领域将进入完全的市场竞争。当前,以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巨灾保险、地震保险制度为契机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冲击之四:我国保险经纪技术处在幼稚期

  目前,全球前三大保险经纪公司美国达信、怡安和英国韦莱陆续登陆我国内地市场,2005年后保险经纪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内首家保险经纪公司——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开涛说,外资的进入至少会造成两大威胁:一是由于我国保险经纪业2001年才起步,中资公司资本实力和专业技术“先天不足”,未来竞争中可能惨遭淘汰。二是人才大量流失。国内专业保险经纪人才奇缺,外资进入后必将实行本土化策略、招揽优秀人才,这对本已处于竞争劣势的中资企业来说更是釜底抽薪。

  “抵挡住这两方面的冲击则发展前景可观。目前,欧洲市场80%的商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安排的,但我国这一比重还不到2%,市场潜在空间很大。”沈开涛说。

  目前国内一些保险经纪公司因专业化水平较低、沦为保险代理人而遭到诟病。沈开涛认为,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加强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的幼年期,必须找准市场定位,创造技术、服务方面的差异和对整个行业有益的价值链。

  对于业界广为关注的人才争夺战,接受采访的几位人士均表示,人才的合理流动能促进市场繁荣,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和不顾后果地“挖墙脚”对行业及自身发展极为不利;今后,在从业人员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