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一米线”光画在地上没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10:57 新桂网

  据《哈尔滨日报》12月11日报道,哈尔滨市工行西十二支行秩序混乱,大厅内“一米线”形同虚设,储户办理业务时没有隐私可言。

  “一米线”成摆设,在国内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银行“一米线”是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方式,是一种舶来品,但我们引进的只是“一
米线”的形式,而没有引进“一米线”的实质,人们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条“隐私警戒线”。这样一条线在我国大都形同虚设,问题的根结在于人们在这方面没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尤其是没有良好的尊重隐私意识。

  此外,对“一米线”漠视还有集体行为效应的影响,而集体行为具有传染性和易受感染性的特点。

  当“一米线”缺乏硬性措施维护时,如果有一个人不遵守“一米线”规则,就很容易演变成为集体的传染行为,而大家也就都这样心安理得地任其混乱下去。

  况且,目前国内“文明伞一去不回”、“对‘严禁随地吐痰’熟视无睹”、“路口的红灯形同虚设”等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有些行为已经不只是道德问题,而已涉嫌违法,如行人过街闯红灯。在法规设定的硬性规定面前,人们尚不遵守,对这条不涉及法律责任、不具有强制性、要靠公众自觉遵守的“一米线”,恐怕就更有难度。

  其实,“一米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跨越文明与道德,尊重与谦让的最低底线。自觉地站在“线”外,看似止步不前,但我们的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却由此前进了一大步。为此,这样一条“隐私警戒线”,如果只刻划在地上,是难以起到应有作用的,这条线必须刻划在每个人的心中,使每个公民的心中都存有这样一条“隐私警戒线”,“一米线”的作用方能发挥,否则就会形同虚设。

  (李坚)

  作者:李坚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