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转基因水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2:20 京华时报

  作者: 来源:背 景 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启动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农业部的一位官员12月2日证实,他们已经接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申请,正在进行环境和食用等方面的安全评价。

  “启动安全评价程序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颁发安全证书,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目前尚无一例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官员说。按照中国的农作物品种管理规定,获得安全证书只是申请品种审定的一个必要条件。直评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改造自然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表明,人类改造自然并让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然而,这种方式是不是最适宜的,是不是真的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是不是符合经济学的最优投入产出比,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改造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贴近自然或模仿自然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远离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虽然不能说转基因是反自然的方式,但与传统的更符合自然天性的作物栽培方式相比,当然是更为远离自然。其一,它是快速的,只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或几天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外来物种的基因片断(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在一二代后就可以表达这个外来基因的产物———蛋白质。其二,转基因是激进的和大跨度的,可以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的基因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土壤微生物毒蛋白基因Bt(苏云金杆菌)转移到水稻身上,使后者抗虫;把北极鱼的基因转移到西红柿身上,使其抗寒。

  而在自然的进化方式中,当然也存在基因交流和融合,但一是不会产生这种狂飙突进式的基因转移,二是不会产生这种大跨跃式的遗传物质融合。一种作物的某一性状和物征甚至需要适应环境成千上万年才会形成和巩固。因此,在进化上是缓慢的,但也是非常安全的。

  迅速的基因转移则既可能让一个物种内部难以适应外来基因全面而有机的融入,也会使得这一物种由于特殊外来基因表达后产生新的特性(如抗虫)而与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难以迅速磨合,造成生态问题。正如一辆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时,是需要减速并缓慢转动方向盘的,如果速度很快而且急速转向,就不仅转不成弯,还有可能车毁人亡。

  也就是说,转基因的方式比传统的作物栽培方式要不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在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出现后频频有研究结果指出它的不安全性。比如,英国的普斯陶事件(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土豆喂大鼠,大鼠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墨西哥斑蝶事件(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叶子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等。

  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和推动社会进步上是完全没有异议的,关键是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2月10日文/张田勘辨析 谁有权对转基因水稻说“不”

  这条消息蕴含的信息量很大,也很能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在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做好心理准备,从某一天起,每顿端起的米饭都飘浮着“转基因”的“味道”?

  与此同时,农业部官员也郑重指出,这离大规模生产还远,中间还隔着各种实验和各种许可。我想,在这过程中也少不得各种论证吧。正想着,就看到有报道称,有的转基因专家面对一些人对转基因水稻质疑的回应,颇值玩味。据说,在一些讨论中,有的转基因专家曾不屑地批评反对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水稻的人士“不懂”。笔者不想就转基因水稻对人类健康有否影响发言,因为确实是“不懂”。那么,究竟是谁有权利、有资格对转基因水稻说“不”呢———倒是想对此说几句。

  目前看来,转基因专家的意见比较一致,为“农民利益”、“国家利益”计,应该在各地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稻。除了他们以外,我估计其他人都可划入“不懂”的范畴,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其他人没有资格提不同意见了?这样真的合乎科学吗?

  任何决策的过程,本来就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如果说,除了专家以外,旁人都不容置喙,结局自然就是“一言堂”。最近有一个很近似的例子,就是北京六处“世遗”门票涨价的听证会。与会的均是相关专家,近乎一致地同意涨价。如果单听专家的就作决定,违反的可能是大部分的民意———我们能因为这“大部分人”缺少专业背景,就漠视他们的声音吗?要知道,最终为门票“买单”的,正是他们。

  而围绕转基因水稻问题的讨论,虽然百姓“不懂”,但他们却是最终消费这些稻米的主体,他们有权关心自己吃进了什么,是否最终对健康无害。如果说他们“不懂”,那么,如同医疗纠纷在法律上的“举证倒置”一样,专家得拿出充分的实验证据向大家证明:转基因水稻对人体的长期健康无害,而不是用一句轻蔑的“愚蠢的问题”就不了了之。

  这毕竟和具体的科学实验不同。对于某些标新立异的科研及其实验,哪怕公众暂时无法理解,决策层也不妨予以强力支持,无需公众讨论。因为这局限在实验室范围内,非但不会给公众利益带来损害,还具备为未来带来“利好”的可能性。但是,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水稻,这是涉及13亿人的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兹事体大,不容轻忽。

  当然,对于一些科学家的倨傲,我们是能够体谅的。我们不能体谅的,是据说当有的转基因科学家“倨傲”之后,一些相关的其他专家却开始沉默了———我们希望能听到更多的不同声音,帮助决策层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所幸,农业部目前的意见还是极为审慎的。在我们以转基因水稻为主食之前,我们相信,还会有一个漫长和近乎苛刻的审查程序,有一个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评审过程。摘编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2月10日文/李泓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