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假按揭病毒”侵袭中国楼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5:22 济南日报

  假按揭从房地产业诞生那天起就存在,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商都不同程度地操作过,是行业公开的潜规则。如今,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尤其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银根紧缩策略和最近的利率加息,各大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全面紧缩,房地产业资金全线告急,假按揭因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近日召开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住房金融业务部总
经理季爱东再次发出警示:假按揭正在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最大风险之一,政府应该对恶意套贷的行为进行司法惩戒。

  一位北京知名地产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防止个人消费信贷过度竞争,严查假按揭行为。这是假按揭这个专业用语第一次出现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所谓假按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指派内部员工以购房者的名义向银行借款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换句话说,开发商盖的房子卖不出去,但盖房时向银行贷的款要还,于是开发商假借购房者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用贷来的款再还给银行。

  一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假按揭是行业“公开的秘密”,由来已久,目前暴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介绍:“现在开发商资金普遍紧张,多数楼盘都存在假按揭现象。”这位知情者告诉记者,房地产开发多是项目运作制,一般而言开发商的资金只占总开发资金的10%左右。一两千万元的资金之所以能运作一两个亿的项目,关键要不断向银行贷款,并迅速滚动与回笼资金。向银行贷款,一般先以土地抵押,所得款项主要用于交纳土地出让金和政府的各项税费,其他的用于基础建设。待土地解押并拿到预售许可证后,楼盘才能对外公开销售。这时,开发商一般先拿房子进行抵押,再次进行贷款。由于拿房子抵押,产权掌握在银行手中,市场一有风吹草动,银行有绝对处理权力。加之现在银根紧缩,银行对不良资产要求甚严,这种抵押贷款一般只能拿到70%的资金。所以,现在开发商不少都在以假按揭的方式进行骗贷。

  一般来说,“假按揭”给银行造成了最直接的贷款风险。而对于真正办理过按揭住房的消费者,由于此房已登记了房主并在银行有按揭记录,就会导致他们购房后办不到房产证或根本无法办理银行按揭。针对这一现象,记者找到房地产业内人士进行剖析。一位在北京某家大的品牌开发公司任职而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开发商因为资金紧张和楼盘销路不畅,往往会以员工的名义买房,用20%首付款骗得100%的房款。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可以迅速让资金回笼,而自己每月只需付月供。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假按揭”多发生在销售不畅的楼盘。对于开发商来说,能够及时通过商品房销售回笼资金非常重要。如果销售不畅,资金压力又大,就可能剑走偏锋,通过非正常手段来回收资金,“假按揭”就是其中惯用的手法。也有开发商坦称“假按揭”是房地产市场的“潜规则”。

  事实上,“假按揭”作为一种违规行为,其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业泡沫破灭,资金链骤然断裂,银行因此背负巨额坏账。(据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洛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