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中部话崛起)昂起中原崛起的龙头——访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7:01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东湖社区] 用户名: 密码: [邮件] 站内检索: 智能 作者标题关键字首页湖北日报日报要闻[聚焦中部话崛起]昂起中原崛起的龙头——访郑州市市长王文超(2004-12-1407:01:11)

  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 曾遗荣 杨伟鸣
(聚焦中部话崛起)昂起中原崛起的龙头——访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图)
郑州市市长王文超

  11日,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在郑州,王文超以善谋实干而深受各界好评。会见记者时,他首先指出:河南湖北山水相依,亲如兄弟;郑州武汉一线相连,交往密切。他对湖北日报宣传河南、宣传郑州表示欢迎和感谢。

  随后,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原崛起中,郑州将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河南提出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请问王市长,郑州在中原崛起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王文超(以下简称“王”):在河南经济发展和中原城市群崛起的过程中,郑州将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主要的交通枢纽。中国铁路的心脏就在郑州。

  郑州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人才集中,第三产业相当发达。在河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郑州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人才的带动,郑州会聚了大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丰富;二是产业的辐射,郑州有国内最大的客车、皮卡生产企业,有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的纺机生产企业,同时,第三产业发达,物流业可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三是教育的辐射,郑州有32所大专院校,还有51所民办大专院校,对全省教育体系发挥着重要的领头作用;四是交通的辐射,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是国内许多城市不能比的,大量货物在这里汇集和分流,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发展;五是城市化的带动,郑州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近几年,先后有上百万的劳动力被吸纳、转移到这座城市里来,这对全省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六是郑州还是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是东引西进的桥头堡,不仅带动全省,而且辐射中西部。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往往要通过中部这个跳板,向西部辐射。这几年,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的房地产企业,大连万达、华联、新世界等商业企业都在郑州布点,再通过郑州往西延伸。

  国务院对郑州将来发展的定位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商贸城”。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中原崛起的发展布局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出以郑州为中心,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要求郑州建设成“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带,河南对外开放的主平台”。

  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20年,郑州的经济总量要达到全省的1/4,人口达到500万左右,为实现中原崛起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向“三个一千亿”进发

  记者:郑州市在11月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会议上,提出了“三个一千亿”的发展计划。请市长介绍一下提出这个计划的初衷和要达到的目标。

  王:去年,郑州三次产业结构为4.4∶52.1∶43.5。农业占比不高,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但一段时间以来,郑州工业增速低于周边省会城市。

  我们认识到,经济要崛起,必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上不去,三产业的超前发展是站不住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确立了“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的发展方针。同时制订了一个规划: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业投入累计完成1000亿元。

  提出这个计划,是郑州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资料看,郑州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列第28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列第12位,这无论是对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对加快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都是不相适应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增速不够快。同时,从郑州现有的工业基础和实力看,这个计划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下一步,我们发展的重点是装备制造业,还要通过改造提升,进一步壮大食品、纺织等传统行业。另外,要依托安彩集团等重点企业,发展信息、新材料、化工医药等新兴产业。

  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抓住重点产业,抓好结构调整,不断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保证这一计划的实施。同时,省委、省政府也加大了对郑州的扶持力度。

  打造一个“新郑州”

  记者:在郑州东面,我们看到,一座新城正在崛起。请问王市长,建设郑东新区出于何种考虑?将怎样实施?

  王:郑州现在建成区规模较小,面积只有150平方公里左右,可中心城区人口已达322万,人口密度过大。作为河南这么一个拥有1亿人口大省的省会,郑州有必要扩大规模,以便更好地聚集人才和整合资源。省会城市规模偏小,会影响它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加速城市化进程,才能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到城里来,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这是许多发达国家的一个成功做法,我们也不能逾越。

  怎么扩大城市规模?我们有过一些思考。根据许多城市的经验,成片、集中开发有利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提高城市的集约化程度。这样,我们就有了建设一个大型新城的想法。

  怎么建?我们认为,与其一般化,不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一次性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所以,对于郑东新区的规划,我们组织了国际招标,邀请法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知名城市规划企业帮忙做规划。

  规划出来后,我们把全国最有名的30多位专家请到郑州评审。专家们认为日本设计师黑川纪章的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理念,比较适合郑州,于是采纳了黑川的设计方案,并吸收了其他方案的优点。

  规划中,郑东新区占地面积150平方公里,相当于再建一个郑州。新区按共生、环形、生态城市的理念建造,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郑东新区建设中,需要政府投资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资金通过土地开发增值获取,其他建设资金靠项目投入,由入区企业自己筹措。

  两年来,郑东新区已投入建设资金100多亿元,按“3年出形象,5年成规模”的建设目标,5年内将完成起步区33平方公里的建设任务。10年至15年后,这里将再造一个新郑州。

  让民营经济扛大头

  记者:不少经济学家说到中部崛起,都主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郑州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王:到今年年底,郑州市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将达到50%,民营经济已经撑起郑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这几年,郑州市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很大。去年,我们制定了36条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一方面,让民营企业享受与国企一样的待遇;另一方面在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严查“四乱”中公开处理了212名国家公务人员。我们还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

  在这些政策鼓励下,郑州市民营经济占比节节攀升。下一步,我们还将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创造更宽松的环境,继续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的扩张冲动会比国有经济更强烈。而这种冲动,将会带来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郑州今后不可能再建多少国有企业,将要诞生的千千万万个企业中,更多的将是民企。

  我们有个目标,郑州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

  采访结束时,王市长谦虚地说,郑州与武汉比,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有很大差距。今年,他本有到武汉考察学习的计划,因故未能成行。明年,他一定来武汉。

  我们期待他的到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