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500人和平集会悼念30万同胞遇难67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10:58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肖姗)昨日上午10时整,大雾还未散去,凄厉的警报声在南京上空响起,寄托着南京人民对67年前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无尽哀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广场上摆放着一圈黄色的菊花,祭奠67年前30万遇难同胞的亡灵。2500名各界人士在这里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7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他们肃立默哀,铭记历史教训、祈求世界和平。

  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省委副书记任彦申,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佩佑,副省长张桃林,省政协副主席陆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许湘东,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谢怀正,省军区政治部主任苏俊高,省武警总队副政委曾华洋,市委副书记缪合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煌,副市长许慧玲,市政协副主席张伯兴,南京军分区副政委陈及省、南京市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负责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代表,日本佛教徒和平访华团,日本东铁路工会等2500人参加了集会。省政协副主席陆军在和平集会上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警策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国耻,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陈莉代表南京市民宣读《南京和平宣言》,字字铿锵:“我们不忘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我们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南京人民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一的孙学兰老人,站在了悼念队伍的前列。回忆起67年前12月13日这个血腥的日子,71岁的老人脸上露出惊恐与痛苦。“当时,日本兵横行无忌地在南京城杀人。那天早上,一个日本兵闯到我家来,要将我妈拖出去。那时我只有4岁,死活抱着那个日本兵的腿不肯让他带走妈妈。结果他随手抄起我家的火钳朝我的脸上一捣,痛得我直在地上打滚,而那个日本人却笑着走了。从那时起,我的左眼就瞎了,这是我一辈子痛苦的回忆。”

  孙学兰老人悲愤地说:“我亲历了历史,我的存在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最好证明,而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这让人难以容忍。我期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和这场灾难。”

  在参加集会的人群里还有一张熟悉的面孔——香港艺人张明敏。此次他是为了参加昨天下午在南京举行的电影《栖霞寺1937》开机仪式而来。由于前夜的大雾,张明敏乘坐的飞机迫降杭州,昨天凌晨他坐了7个多小时的汽车,特意赶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加集会。“我觉得这种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对历史的回顾让我们倍加珍惜和平。我回去后一定要教育自己17岁的儿子,莫忘历史。”

  “希望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南京了解历史真相”

  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专程从日本赶来的东铁路工会代表和南京和平鸽艺术团唱响了和平之声。优美激扬的歌声,伴随着数千羽腾空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人们维护和平、渴求发展的强烈愿望。

  现场,日本东铁路工会的村上馨噙着泪花唱完了《和平之花——紫金草》。他告诉记者,此次东铁路工会共有65人专程从日本赶来南京参加此次集会。“我们都是自费来宁,我认为这能使活动的意义更为深远。作为战后出生的一代,我们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并不是十分了解。今天在纪念馆,我亲眼目睹了那些令人震撼的历史照片,我觉得我有义务在回日本后,把历史真相告诉身边更多的人。”

  村上馨表情肃穆地表示,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总将惨无人道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称之为“南京事件”,企图掩盖真正的史实。“在8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工会已经组织了近500多人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今后,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到中国,来到南京,了解过去的那段历史。”

  昨日上午,设在雨花台区、玄武区、栖霞区和下关区等区的分会场,也同时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

  (编辑 五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