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机会有多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12:30 郑州晚报 | ||||||||
郑州的机会有多少? 五省竞争的背后,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谁更具“大哥气派”,谁将称雄中部呢?
中原城市群就像一个七星钻石。中心城市郑州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通信枢纽之一。随着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铁路的贯通和国家规划建设的陇海、京广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在郑州的形成,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此外,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认为,从全国发展的现状来看,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仍然是河南的优势所在。因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可能是跨越式的发展,不能是东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西部快速发展而越过中部地区,一定是渗透型的发展。 反观武汉城市圈,其特色是武汉一城独大,武汉城区人口达400多万,而周边8市基本属于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城市体系断层明显,缺乏中等规模城市的衔接配套。武汉对周边城市资源的吸呐远大于二者的互补性。 武汉最近几年发展并不慢,但对于前途仍感到一丝迷茫,因为武汉作为计划经济中过来的大城市,对于政策的依赖比中部其他城市更加敏感,武汉的产业结构和整个国家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武汉似乎早已习惯了国家政策的扶持。 湖南一直标榜“长株潭一体化”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天然绝配,理由是三城距离最近。但有湖南学者提出,今年11月民政部确定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建设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长三角都市圈包括上海、南京等15个城市,对照以上两个都市圈,如果长株潭也算一个城市群的话,长三角可以分成五个城市群,每个都比长株潭大。更有湖南的网友抨击,长沙缺乏维持一座城市尊严的工业基础,长沙人虽然嘴里不说,当应该知道,白沙烟比电视明星更让他们自豪吧? 再看合肥—芜湖都市圈,今年10月,安徽组织庞大的招商团赴山东,意欲通过山东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融入长三角”战略之余,安徽政要忽然转道北上,与山东方面进行“亲密接触”。这背后透漏的信息似乎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之路并不顺畅,长三角是以制造业支撑,以安徽现有的装备技术水平显然难以有效对接。 昌九工业走廊是江西省自九十年代全力打造的拳头组合,虽经过多年建设,并没有在全国形成大的影响。现在江西又提出打造广东后花园,试图以另一种形式突围。但有江西学者指出,江西不同于海南、云南有着天然优势的旅游大省,万不可以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三亚的烂尾楼可以看出没有实业做支撑的旅游业是如何掐死地方经济的。 相比之下,以郑州为核心组成的中原城市群在规划上“进可攻、退可守”,中原城市群拥有郑州、洛阳、开封这样的国内外知名城市。郑州是南北东西大通道的交会点,发展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业和信息业有优势。西面洛阳是我国制造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产品的水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工业结构极具优势。南部许昌有电力设备、烟草、金刚石、发制品等优势产业;漯河有食品、纺织、造纸、制革制鞋、化工、机械制造等;平顶山则以煤炭、机械、电力、化工、烟草、纺织为支柱产业。北有新乡的纺织、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医药、建材;焦作的化工、能源工业和汽车零部件;济源的电力和铝工业。东面开封作为历史名城,可以把文化、旅游业和国际会展业做好。 这一区域内拥有宇通客车、日产汽车、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新飞电器、双汇食品、许继集团、洛阳一拖、洛玻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北宋以前的数千年间,本区域长期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郑汴洛组成的古都群和沿黄旅游带更是国内外少有的黄金旅游线路。 专家指出,中原一带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互补效应,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