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国:给戒毒者一个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17:43 时代人物周报 | ||||||||
吴顺国:给戒毒者一个家 本报记者 冯静
贵阳市以东20公里处的三江农场,是在群山中开出的一片丘陵。农场上三江劳教所旁边一所已废弃的小学校里,生活着特殊的一家人,34岁的男主人吴顺国把这个家叫“谈心屋”。 “谈心屋”从建成到现在一年多来,先后已经有30多人在这里戒毒。他们每天一起工作,彼此安慰,互相鼓励。这里没有围墙,但几乎所有进来的戒毒者最后都不想离开。 吴顺国夫妇创建的这种家庭式戒毒者互助模式,被官方媒体称为“迈出了中国民间自发戒毒第一步”。 曾经吸毒 吴顺国曾经是一名吸毒者,5年前戒毒后,他与已经戒毒4年的余红芳组成了家庭。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解除毒瘾,与妻子和女儿的支持鼓励密不可分。 19岁那年,做生意小有成就的吴顺国开始吸毒,当时他还认为吸毒是一件满时髦的事儿,抽一点没关系,也不会上瘾。三年后,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为了吸毒,花光了积蓄,卖掉货车,甚至把父亲骗到乡下后,偷偷卖掉了房子。“那时候已经失去理智了。”提起当年的事,吴顺国有点不知所措。 跟很多吸毒者一样,吴顺国曾经尝试过很多办法戒毒,但最终都没能忍住再次复吸。1994年,为了挽留前妻,他甚至剁掉自己右手食指以表决心,结果他还是又吸了。 妻子最终跟他离婚,家人也与他反目,被家庭放弃的吴顺国更加缺乏自制能力。 1999年,吴顺国毒瘾难忍,偷偷从贵阳劳教所跑出来——一年前,他因为吸毒屡教不改被判三年劳教。“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毒品。” 余红芳的出现,用吴顺国的话说,好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余红芳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了他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我知道他的痛苦,所以我更要照顾他。”余红芳说。 二人结婚之后,吴顺国回到劳教所补完了刑期。在劳教所里,他有了开通一个戒毒热线的念头,以一个成功的戒毒者的身份帮助那些还在戒毒的人。 给戒毒者一个家 贵州流传着一句民谚:海洛因能戒得脱,死人也能救得活。 对很多吸毒者来说,生理脱毒还可以通过强制办法解除,心理脱毒却是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门槛。吴顺国的戒毒电话就成了很多戒毒者倾吐心声的地方,时间长了,开始有人提出到他这里来戒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谈心屋”。 随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谈心屋已经没办法全部接受,有些人就租下隔壁的房子,跑来跟他们做邻居。“我们是力不从心,这里毕竟不是戒毒所,我们夫妇两个也不是医生。”吴顺国有些为难,“但是,一旦来了,我们就要对他们负起责任。” 虽然这些人是主动来戒毒的,但他们有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有一个人曾经带毒品进来。吴顺国只是没收并上缴了毒品,然后找他谈了次话。“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五个月没有吸毒了。”吴顺国高兴地说,“跟他们讲大道理没有用,必须要言传身教。” 每个星期,谈心屋的人都要带上自费打印的资料和自制的宣传板报,到贵阳市做宣传,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普及戒毒知识,为戒毒者及其家人提供现场咨询。吴顺国自己也经常被贵阳市很多学校邀请做演讲。 “那些吸毒者都还有良知,只要家人和社会不放弃他们,他们的毒瘾是可以戒掉的。”在采访中,吴顺国不停地重复着这一句话,“可是天下之大,却没有戒毒者自己的家。” “谈心屋”成立一年后,小学都没毕业的吴顺国带着一部名为《戒毒必读》的书稿来到贵州人民出版社,五、六万字的内容,是他总结自己的戒毒经验以及热线电话中数千个戒毒者心理特点而编写的。 虽然因种种原因书稿没有出版,但是吴顺国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我打算继续写,把它不断充实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