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奶产业托起金色梦想--利通写农民增收绚丽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08:40 宁夏日报

  今年8月,吴忠市利通区举办“中国西部乳都”文化节,安排每个乡镇出一个方队。谁料,消息传开,各乡镇激流般迸发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车辆紧张,群众说:“不用政府管,我们自己想办法。”服装、道具需资金,他们说:“请领导放心,我们自己备。”马莲渠乡6个村都出了方队。开幕式那天,原计划半个小时的巡游,结果两个半小时也没完,把个10平方公里的吴忠城闹得热火朝天,盛况空前。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志宏说,冲天热情道出的是群众对党委政府“奶业富民”正确决策的心声。

  拥有20万农业人口的利通区,人多地少,传统农业的潜力几近殆尽。同时,随着交通日益便利和区划调整对购买力的分流,因闭塞形成的区域贸易中心优势渐成过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如何解答农民增收缓慢这道检验执政能力的命题,利通区领导班子经过对区情的认真盘点和高瞻远瞩的审视,把目光聚焦在奶产业上。

  区长马志歧分析说,利通区农民素有奶牛养殖习惯,无论是认识还是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68万亩天然草场为奶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随着以粮为主的饮食结构向粮肉奶蛋多元结构的转变,乳品市场前景乐观。基于这样的分析,利通区作出了“奶业富民”的战略选择。去年,他们画出建设西部乳都的宏伟蓝图:到2006年,奶牛存栏发展到10万头,人均鲜奶占有量达到1000公斤以上,居世界先进水平;畜牧业产值达到9.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奶业纯收入达到2200元以上。

  为了鼓励发展奶产业,政府从挤奶站补助到协调银行贷款,从铡草机配置到制作青贮,从良种繁育到疾病防治,方方面面都为群众考虑得详尽周全。年初,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给一片祥和的乳品市场兜头一盆冷水,卖奶难问题暴雨般袭来。在无情的市场风浪面前,党委、政府领导勇立潮头,他们下园区稳定民心,引导农户提高鲜奶质量;进企业游说,开导老板顾全大局从长计议。在急风巨浪中,引领奶产业大船艰难前行。7月份短短一个月时间,关于奶产业解困的会开了19次,措施订了八大条。那段时间,相关部门的干部全部出动,帮乳品厂推销产品,检查加工企业落实保护价收奶情况……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度唉声叹气的鲜奶市场终归平稳。

  区委副书记冯德胜带领干部不避酷暑,奔波陕北十几个县市“千里引牛”;副区长马克荣反弹琵琶,在令人心灰意冷的市场波动中说服并带领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转战华北、华南到处买牛。自治区畜牧厅厅长高万里称赞“利通区干部摸着了乳品市场的怪脾气。”马克荣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当时许多地方都在卖牛,个牛价格比正常时低2000元左右,我们买进来500多头牛,这一项就节省成本100多万元。

  最近,刚刚上任的吴忠市委常委、利通区委书记吴占东,从报上看到了一条有关牛粪转化利用的消息,当即派人前往江苏常州进行考察,并完善在建核心园区规划,增加了牛粪转化循环利用区。“干,就要干精干好”,这就是利通区干部对做好奶产业一丝不苟的追求。他们为此负出了多少?畜牧局办公室里养殖户送来的写着“情系农户暖民心,汗洒园区促腾飞”的铜牌,也许是最好的写照。

  黄沙窝乡黄沙窝村是新灌区村,经济基础差,村民日子普遍紧紧巴巴。自从养起奶牛后,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张树喜养了27头牛,每年收入五六万元。村民王甲义尝到了养牛的甜头,改变自己对儿子“跳农门”的希望,把初中毕业的儿子送到宁夏农校攻读畜牧专业,盼着他毕业回来继承自己的养牛事业。

  金积镇黎花桥村村民石学峰,今年种了12亩优质青贮玉米,省水、省工,收割后一算帐,比收获籽粒玉米每亩多收入200多元。同石学峰一样,利通区一些没有养牛的人大都专门种植青贮玉米,成了奶产业草料运输队员。以前秋收后,田地就开始“休眠”,而自从扩大养牛规模后,秋收后都种上了冬牧草,到来年水稻插秧前收获。仅这一项,利通区农民每年收入140多万元。今年,利通区种植各种优质牧草15万亩,既缓解了用水紧张矛盾,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养奶牛还使大量秸杆过腹还田,改善了土壤,增加了肥力,提高了产出。利通区农技推广中心通过对典型户的调查表明,上牛粪,每亩农田每年节省化肥100元左右,亩产增加20%。

  利通区干部的执政能力在带领群众把致富梦想变成现实的实践中一步步提高,惠泽20万农民群众的奶产业渐入佳境。目前,利通区建成300头以上园区73个,其中千头以上10个,奶牛存栏7万头,总量分别占吴忠市和全区奶牛总量的76%和50%。乳品工业年液态奶产量12万吨,奶粉2万吨,产值6.9亿元,占利通区区属企业产值的24%。今年,利通区农民人均奶业纯收入1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5%。去年利通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位列在全区第一,今年前10个月,在全区仍一路领先。

  潮涌百舸竞,风正一帆悬。11月下旬记者在该区采访时看到,金银滩6000亩奶牛养殖核心区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干部群众正以高昂的热情续写“农业产业化调整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更加绚丽的篇章。(本报记者冯涛)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