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成为全球第四暖年份 我们怎样过暖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02:05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葛志浩 “今天又是这么热!”“这冬天到底什么时候来?”眼下已近年末,可是申城依然不见冬天的影子。尽管不少商场的玻璃上已喷上白色的泡沫“雪花”,但在连日平均温度都高于10℃的日子里,本市离冬天还有不少距离。 据上海气象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随着全球气候环境逐渐“升温”,上海已连续16年出现“暖冬”,而今年似乎也不例外。由于气温迟迟不降,入冬之日一拖再拖,今年出现“
据了解,“暖冬”概念本不存在,但如今逐渐被气象界所承认。它以10年为一个阶段,如果期间某一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比这一阶段前3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1℃以上,那么这年冬季便是气象意义上的“暖冬”。不过,无论对人还是对动植物来说,看似微薄的1℃,其影响却不容忽视。 人:患病几率会上升 气温忽冷忽热,可能导致一些疾病产生,这几乎已是路人皆知的常识。应该说,1℃的气温变化也许并不会使人产生什么强烈的感觉,但随着气温逐渐上升,人们遭受细菌侵害的可能性却会不断增加。 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表示,从该医院的就诊情况看,最近几年入冬前后,小儿科患者、五官科患者及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而这与气温逐渐上升不无关系。 冬季气温偏高,人感觉舒服了,病菌也不例外。在暖洋洋的日子里,细菌、病毒也获得良好的繁衍环境。因此,尤其对那些体弱或者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患病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动物:冬眠习惯受干扰 冬眠,是许多动物共同的特征,也是动物安全过冬的办法。可是,没有严寒的感觉,动物是否会因此把冬眠这一习惯摒弃?会不会对它们造成什么影响? 据了解,在上海野生动物园,为了帮助鳄鱼冬眠,该园专门建造了一座封闭式的“冬眠房”。这一举措实质上反映了工作人员对鳄鱼能否健康、安全过冬的担忧。 该园动物管理部负责人徐建中告诉记者,对恒温动物来说,因其对气温变化的适应力相对较强,短期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对那些变温动物来讲,有时1℃的温差就可能导致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如扬子鳄,之所以为其建造“冬眠房”,原因就在于气温不断变暖,它们已逐渐失去冬眠的客观条件。而在温暖的冬天,它们由于活动而消耗过多的能量,则可能导致第二年身体虚弱,甚至是死亡。“当然,如果从长远考虑,随着气温升高,也许在数万年后,东北虎身上的毛会变得很稀。”徐建中开玩笑地说。 植物:繁花乱开耗能量 以前,春花秋开被视为一种奇观。可是,最近几年,桂花冬开、迎春花秋放等也已屡见不鲜。由于植物只认气温不认季节,原本为人们所掌握的“花期”也因气温升高而变得有些名不符实。 “严冬正是大部分植物养精蓄锐的时候,如果冬天没了,它们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本市风景园林协会高级工程师邬志星坦言,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植物的生物钟被打乱,因此要对植物进行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他表示,对植物来说,它们并无冬季概念,只是跟着气温走。温度高了,活动变旺盛,花儿也开得勤快起来。不过,这并非好事。如一株桂树本应在中秋时节开放,可由于冬季气温偏高,导致它一直以为处于中秋时节,从而出现冬天仍有桂花开的现象。而持续的开花,必然消耗桂树过多能量,到了第二年,它再次开花时,花质自然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邬志星表示,气温偏高,也会导致病虫率增加,从而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 记者葛志浩 晨报讯 气象数据显示,从1994年至2003年,最晚入冬的年份是2001年,其正式入冬日期为12月13日。如今申城已经进入12月中旬,但连日来日平均气温依然高于10℃。这意味着今年入冬将是近10年来最晚的。 | ||||||||